“我接受一切批评”,知名导演陈凯歌曾在综艺节目《演员请就位》上这样说。转眼间,吐槽其人及作品的视频均以“涉嫌侵犯陈凯歌先生名誉权”为由遭到举报,在网络引发争议。
名导奇袭up主
1月5日,以二次元和鬼畜文化闻名的B站众多up主接连爆料,称遭到投诉,甚至有人被告上法庭,原因是这些up主制作的影视点评视频,损害、侵犯了陈凯歌的名誉权。这其中不乏粉丝百万的知名up,还有粉丝不过几千的小up主。只要标题或视频中出现对陈凯歌不利的字眼,均被投诉删除。举报理由都是模板复制黏贴,还闹出了拿前一个up主的标题套用到下一个up的投诉理由的乌龙。
娱乐大V推上热搜
台前要爱与和解,台后举报背刺。一位颇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言行却如此的不一致,一众娱乐大V闻风而动,1月6日,“会火”、“Rabbit每日爆料”等知名娱乐博主陆续传播“陈凯歌举报吐槽自己的up主”事件,将此事拱上了热搜。不少网友对此吐槽,称其双标、小气、玻璃心。
代理律所回应
1月6日下午,一直负责陈凯歌相关舆情监测及人格权益维护工作的“北京星权律师事务所”发表声明,称话题所涉及的投诉举报系律所主动代为进行,投诉未针对作品的评价内容,而是针对涉嫌对陈凯歌导演人身攻击的言论。将持续关注此次事件的网络舆情,对继续就此事件发布涉嫌侵犯陈凯歌导演合法权益内容的相关主体,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回应后舆论场反响
这份声明看起来是义正言辞,那么是否遏制住舆情了呢?
根据识微商情系统分析显示,该声明将“陈凯歌举报吐槽自己的up主”事件舆情热度推至高点,随后舆情热度逐步下降。一些吃瓜群众看到事情告一段落就陆续离场,不再关注和讨论此事,可见该声明在降热度上还是有些效果的。
但热度降下去了,是否就意味着危机过去呢?这可未必!从与胡戈的“馒头案”,到怼李诚儒“旧时代”的人,到力夸自身战队流量小生批竞争战队,陈凯歌的名导滤镜早已经逐渐破碎。
分析在事件爆发前、爆发后回应前、回应后三个阶段的关于“陈凯歌”的网络情绪可以看到,其好感度在逐步下跌,从73%跌到46%,再跌到33%;而反感度逐步上升,从15%上升到42%,再上升到55%。这说明了网友对于这份声明并不买账,甚至可以说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如何界定吐槽和人身攻击?
①网友视角
从社交媒体的热词来看,“陈凯歌举报吐槽自己的up主”事件的舆论的焦点在于up主的吐槽是否属于人身攻击。显然,在普通网友的视角之下,认为人们有权利对公众人物及其作品做出评价甚至提出批评,但在代理律师及事件当事人粉丝视角下则不然。双方站在各自的立场吵得不可开交。
②媒体视角
媒体倾向于支持网友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不支持对个人的定性、侮辱性、虚构性表达。
“中国新闻网”发布的文章《陈凯歌举报up主 是他“玻璃心”了吗》就“up主吐槽是正常评价还是恶意侮辱,文艺评论的界限又在哪里”的问题咨询了多位法律专业人士意见。观点一:如果吐槽的言论中,使用了侮辱的语言或虚构了事实,则涉嫌侵犯名誉权。观点二:文艺评论应做到对事不对人,应保持客观、理性、中立、克制的态度,而不是用冲动的言论,或者以博眼球和关注度为目的去评价。观点三:公众人物对于公众的言论,尤其是批评的言论应当具有较高的容忍度。不过,容忍度也有一定边界。
“界面新闻”发布的文章《陈凯歌要告吐槽自己的UP主? 律所:涉嫌人身攻击》认为,娱乐产品本来就是供大众讨论和消费的,针对陈凯歌在节目中的表现进行评论似乎并不为过,不过,部分被投诉视频确实存在言辞过激的现象,比如使用“道貌岸然”“表里不一”“刚愎自用”“颠倒黑白”等定性词汇描述陈凯歌,确实存在侵犯名誉权的嫌疑。
“中国青年报”发布的文章《up主吐槽陈凯歌遭举报 合理批评与人身攻击的界限在哪》认为,要证明一段对公众人物的评价属于合理批评,而不是人身攻击,首先要求论据真实,没有歪曲,其次是对方必须有“明显的恶意”。与此同时,相比于普通人,公众人物也应有更大的容忍度,对于一般性的调侃与批评,不宜动辄“上纲上线”。
③视频平台视角
如果大家对于b站有所了解,就会知道,从名人明星到综艺节目、电视剧、电影,都是up主们的研究分析对象。陈凯歌及其作品也并不是第一个被up主吐槽,鹿晗、吴亦凡、蔡徐坤等明星也曾经成为up主“解读”素材中的“顶流”。
蔡徐坤同陈凯歌一样发律师函警告,不一样的是前者没有进行大批量举报,在当时也是造成了不小的舆论风波。彼时,哔哩哔哩弹幕网态度相对强硬,引用了一篇人民网文章,“公众人物为了社会公众的利益,应该忍受可能发生的轻微名誉损害”。回应表示“相信法律自由公断”。
而在陈的事件中,哔哩哔哩弹幕网态度相对模糊,并未对此事下定义。b站的一位工作人员向媒体表示,b站官方会综合投诉方提交的材料以及被投诉方的相关抗辩综合判断侵权行为是否存在。如果一个视频一旦被认定为侵权,b站会对视频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删除在内的合理措施。如果无法判断,会告知投诉方可自行决定是否依法通过行政或司法程序直接和被投诉方处理相关争议。
明星的公关危机应该怎么应对?
被up主吐槽的对象何其多?目前唯一和这一圈层网友达成和解的,仅吴亦凡。其根据up吐槽内容创作了一首自我解嘲的歌曲《大碗宽面》,获得弹幕大军集体道歉和点赞,还在b站的跨年晚会上演唱了此曲,既完成了“洗白”又获得了平台资源。
名人明星特殊的身份注定了其自身的高关注度。这种关注度是具有两面性的,一方面可以为其带来各种商务合作,从而获得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其一举一动均被曝光在聚光灯下,小事在他们身上都被无限放大,稍不留神就会陷入舆论漩涡,影响到自身的形象,进而影响到后续的工作。
名人明星想要维护自身的良好形象,避免公关危机,第一步就是要谨言慎行,不做出与法律、普世价值相背的事情。
其次,需要时时刻刻关注有没有与自己相关的负面舆论,并对此做出应对。当然,公关应对不是简单的删帖、发律师函,而是需要根据舆论情况来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案。在舆论场中,人们往往更同情、偏向站队拥有社会地位和资源更少的一方,有时候“咄咄逼人”硬刚网友不如“自黑”解嘲。
当危机过去后,也不可松懈。名人明星的经纪公司或团队需要对整个事件进行复盘,分析哪些应对方式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更有效,哪些措施激起了舆论反弹需要避免。还需要正视公众提出的改进建议,这些建议可能是批评性的,但对于明星艺人之后的事业发展将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
相关阅读:蔡徐坤与b站网友大战
【文章声明】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zhangming@civiw.com,电话:4008299196,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