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互联网热点话题丰富,各类议题热度保持高位运行。在社会环境与技术环境的双重推动下,“媒体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交叠并行、相互影响,交织形成议题丰富的网络公共舆论空间,舆论生态积极向好。
从传播主体上看,传播信息主体泛化、互动性、参与性以及舆情触发敏感性提升等特点进一步显现,公民媒体成为舆论的重要构建者,公众话语表达空间进一步扩大;从媒体关系上看,网络信息传播平台之间的传播关联日趋多维和紧密,多元联动、协作融合成为当下传播媒体发力的重要形式,网络舆论生成机制与发酵情境更为多元和复杂;从媒介发展来看,技术推动下,媒介应用场景的智能化与移动化趋势进一步推进,网络舆论话题的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边界日益模糊。
注:分析样本仅涉及信息量在10万以上的热点事件。
从整体上看,2019年上半年,热点事件传播热度走势波动较明显,最高峰出现在2月。受“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播出的影响,2月虽然热点事件数量最少但其传播热度最高。3、4月热点事件月度舆情热度下降明显,4月的热点事件传播热度为上半年最低,传播热度主要由“四川凉山森林大火致多名消防员牺牲”“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西安利之星奔驰漏油事件”“视觉中国版权风波”等事件引起。
5月的热点事件数量为上半年的最高值,其月度传播热度也相应成为上半年的第二名。5月,“四天五一小长假”引发全民参与讨论,五一小长假的放假时长、假期的交通出行问题、各大旅游地的情况等均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推动本月的传播热度大幅上涨。此外,“华为被美封杀”“王源被曝公共场合抽烟”“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等事件同样引起舆论高度关注,助推热点事件传播热度在5月达到第二高峰。
总体来看,2019年上半年舆情热点事件类型热度较高的主要涉及文娱体育、社会民生、教育管理和灾害事故等。
文娱体育:上半年内文娱体育类热度处于高位。2019年2月,中国规模最大、收视率最高及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晚会“2019年春晚”的播出引发全民互动讨论,成为上半年热度最高的文娱体育类事件。同时,2019年国内电影市场的表现情况也获得了不小的关注度,如春节档黑马“电影《流浪地球》热映”、“卡梅隆新作《阿丽塔:战斗天使》上映”以及“文艺片《地球最后的夜晚》高开低走”等。此外,自带强话题性的文化名人及影视体育明星的相关动态依旧备受瞩目,如“台湾作家林清玄去世”、“宁泽涛退役”等。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明星公众人物的道德自律问题及影视行业规范管理问题备受媒体网民关注,相关事件“王源被曝公共场合吸烟”、“曾轶可首都机场事件”及“央视点名批评流量明星数据造假”等事件热度普遍较高。
社会民生: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民生类依旧是舆论关注重点,涉及基本民生社会福利及民生保障的“四天五一小长假”、“2019年春运”热度高居不下。上半年中,有关儿童、女性安全的恶性事件频频爆出,妇幼安全成为舆论讨论重点,包括“大连男子当街暴打女孩”、“南昌一男子当街刺死女性”、“杭州童模被家长踢踹引众怒”及“河南周口男婴丢失案”等。此外,涉及民生政策变动的事件,如“住建部提出取消房屋公摊面积”、“驾照实现全国一证通考”等也引起舆论热议。
教育管理:2019年上半年中,“演员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暴露出的学术圈腐败问题成为教育管理类舆论热议重点。涉及教师失德及校园暴力的相关事件同样备受关注,如“广西百色教师因家长在殡仪馆上班孤立学生被停职”、“甘肃8岁女孩被打下体出血事件”、“太原师范学院大二女生自爆遭校园暴力”等。此外,国内重大考试如“2019年全国高考”、“2019考研成绩2月15日起公布”等自带热度,引发全民关注和讨论。
灾害事故: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及安全事故等较易触动公众情绪。“四川宜宾地震”、“凉山森林大火”、“埃航空难”等事件得到媒体网民的持续性关注,相关事件情况及人员伤亡牵动人心。同时,“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斯里兰卡复活节连环爆炸案”等国外突发事故也成为网民热议重点。
从平均热度来看,文娱体育类排名第一,其次是教育管理类,灾害事故和社会民生类位列第三、四位。文娱体育类事件数量占优,加上事件主体身份的特殊性使得平均热度最高;教育管理类的平均热度则主要由公众对“2019年全国高考”的高关注度提供;上半年内灾害事故多发,引起舆论关注,但事件数量有限,平均热度排名第三。
社会民生类事件因为与民众生活联系紧密,公众对此类事件的关注相较其他也更为敏感,相关热点舆情事件数量相应增多;同时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事件曝光间隔周期大幅缩短,如2019年6月10日至13日期间,仅四天时间就相继曝光“中国孕妇泰国坠崖”、“章莹颖案开庭”、“男子20年后打老师案开庭”及“深圳男童被坠窗砸伤后不幸身亡”等相关舆情量均在10万以上的热点事件,单个事件舆论关注时间被压缩,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关注热度。
2019年上半年,文娱体育类、社会民生类、时事政治类事件热度波动明显,且均出现了在特定月份骤升骤降的特点。此外,灾害事故类事件热度呈整体上升趋势,侧面反映了2019年上半年灾害事故的多发。
从具体事件上看,文娱体育类事件热度波动最大,热度最高峰出现在2月。
其中,“2019年春晚开播”是2019年上半年文娱体育类事件的焦点。每年的春晚都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2019年春晚在延续以往合家欢主题的基础上,邀请了成龙、陈伟霆、朱一龙、张杰、TFBOYS等老中青明星加盟,节目受众群得到了较大扩展。晚会开播后,众多网民在社交媒体等平台分享观看春晚歌舞、语言类节目的感受,媒体则集中报道春晚主要节目和群众反应,共同助推春晚相关话题热度的攀升。除此之外,春节期间《流浪地球》等贺岁档电影的热映也拉动了文娱体育类事件的热度。
社会民生类事件在2019年上半年总体热度较高,特别是在5月呈现了井喷之势。5月,“四天五一小长假”的到来,极大地调动了民众的出行热情,民众出行路上发生的“买短乘长”现象、“女子高铁拒查票逼哭乘务员”等事件也引起了舆论关注。此外,“女子买18件衣服旅游后退货”事件在爆出后不久,便发生了店铺老板抄袭的反转,引发众多网民围观吐槽,相关事件热度一度居高不下。
值得一提的是,时事政治类和教育管理类事件热度在特定月份出现的骤然上升,分别与每年3月举行的两会以及6月定期举行的高考相关。这些每年于特定月份发生的重大事件,虽然每年都会发生,但由于涉及层面广、牵涉人群多、讨论的议题重大,还是能受到舆论的极大关注。
从平台分布来看,基于微信、社交媒体等社交平台庞大的用户群体以及传播信息的及时性、发散性,使得社交平台成为2019年上半年热点事件传播的主要发力平台,占比高达94.23%。而具有高互动性和用户粘性的APP平台以及高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媒体新闻网站也成为2019年上半年热点事件传播的重要渠道,分别占比2.53%和2.06%。
通过对2019年上半年热点事件类型分布进行分析发现,文娱体育类型事件传播高度集中在社交平台,占比达98%以上。如有关“电影《流浪地球》热映事件”传播中,除了有“@火箭少女101_孟美岐”等明星群体在“社交媒体”发文宣传电影引发网民互动外,同时在社交媒体平台形成#流浪地球造句大赛#、#刘慈欣被国资委点名#等多个衍生话题,引发网民在社交平台进行积极讨论,不断扩大事件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而在时事政治、企业舆情等类型事件的传播中,除社交平台外,APP和新闻平台的传播影响尤为明显。如有关“2019两会召开”事件传播中,“人民日报”、“新华网”等权威媒体多次发文实时跟进报道会议涉及的相关信息,成为了事件相关舆情传播主要推动力。此外,论坛也成为教育管理以及企业舆情等类型事件传播中不可忽视的传播渠道。如“演员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中,“百度贴吧”、“豆瓣”等也成网民针对此事发表相关看法的重点平台。
通过对2019年上半年热点舆情源头分布进行分析发现,热点舆情源头主要来自个人和媒体,分别占比42.2%和32.3%。舆情事件的发布主要以社交媒体平台和新闻平台为主,分别占比61.5%和26.7%。
从事件类型分布来看,教育管理、文娱体育及医疗卫生等舆情相关爆料更多集中在社交媒体平台,随着信息主体的泛化,涉及明星或娱乐等软新闻事件更易通过个人来发布。如“演员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王源被曝公共场合抽烟”、“上海仁济医院专家拒绝接诊插队病人被警方带走”等事件的涉事主体为明星或有明星介入,选择互动强、发散快的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更易引起网民关注。另外,基于信息自身的特点,时事政治、灾害事故类的热点事件多涉及的是宏观性和全局性的硬性新闻,如“人民海军70华诞”、“四川宜宾地震”等事件,其发布源头更倾向官方性和权威性较强的新闻媒体。
在2019年上半年舆情热点事件中,近七成事件的发酵时长在24小时内,其中存在10%的事件发酵时长在1小时内,26%的事件发酵时长不超过4小时。
从热点事件所涉及的内容来看,涉及灾害事故的热点事件发酵最为迅速,该类事件发酵时长均在24小时内,平均发酵时长为10.9小时,原因在于其发生概率小但一发生通常会直接造成实质性破坏,影响范围广,如“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深圳强降雨引发洪水致多人死亡”等事件一发生便迅速引起广泛关注。其次,涉及名人最多的文娱体育类事件发酵也较迅速,平均发酵时长为11小时,超过60%的文娱体育类事件发酵时长在12小时内。
相对而言,涉及医疗卫生和时事政治的热点事件发酵较为缓慢,二者发酵时长大于72小时的事件占比均超过25%。医疗卫生类事件由于存在专业特殊性,相关事件的定性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如2019年1月发生的“贵州女孩隆鼻死亡事件”,1月3日,事件消息在网络曝光,但直到1月7日地方卫计局发布“死亡通报”后,相关舆情才开始在网上全面爆发,期间共历时5天;在2019年上半年的时事政治类事件方面,涉及多个大型国际性会议,这些会议往往影响大、议程多、耗时长,除了存在较长的宣传期,部分媒体、网友也在会议召开前期自发讨论促使会议相关信息得以传播,受此影响,该类事件的发酵期普遍较长,从而也拉伸了整个时事政治类热点事件的平均发酵时长。如“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等会议事件的发酵期均超过150个小时。
现实社会中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限是明确清晰的,而作为现实社会延伸的网络社会,则在媒介技术和网络市场因素的推动下,表现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界限逐渐模糊,甚至是相互融合的特点。在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中,私人话题逐渐演变为公共话题、私人空间异化为公共空间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个人经历、言行举止这些原本属于私人领域的事务在公众关注之下异化为一种社会产品,有时还会引起媒体的大量报道使之成为社会焦点进而变成公共事件。如“杭州男子骑车逆行被拦崩溃爆哭”,小伙因生活压力过大情绪崩溃,这种原本是属于个人情感宣泄的私人事件,在被媒体报道、社交媒体放大之后,使得“当代年轻人压力问题”这一公共话题成为该时期的舆论焦点。
而公私领域界限进一步模糊的表现并不仅限于私人领域的公共化,公共领域的私人化也在同步进行。在个人利用公共平台主动曝光、传播私人事务已然成为常态的前提下,资本运作及媒体商业化社会服务意愿的加剧,使得私人事件抢占公共空间(如“赵丽颖产子”),甚至是成为公共舆论事件的情况时有发生。典型事件如“曾轶可首都机场事件”,公众人物主动曝光私人冲突,媒体网民参与讨论,使之逐步演变为关乎“明星特权”的公共舆论事件。
全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移动设备的快速迭代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以社交媒体、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已成为如今的社会符号,呈现出“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传播格局,重大灾害事故的曝光时间大幅缩短。在共情心理的作用下,灾害事故易在短时间内引发全民关注和参与,形成强有力的舆论风暴。而这类舆情往往呈现发酵期短、衰减速度快、延续期长的特征。如“四川宜宾地震”,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同一时间,“@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布地震信息。此后1小时内,全网有关此次地震的信息量便达到高峰。19日之后,相关舆情热度大幅减少,进入舆情消散期。但其长尾效应明显,直到6月底,相关信息仍在全网传播。
2019年上半年,全国地震、火灾、洪涝等各种灾害事故频发,关联效应使得灾害事故的传播效果叠加,成为上半年的重点舆情之一。如今年春季,山西沁源县、四川凉山、沈阳棋盘山等地接连发生森林大火,造成人员伤亡,网民在这一时段内对森林火灾的关注度显著提高。另外,国外某些重大灾害事故牵涉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也拔高了舆论对灾害事故的关注度,如“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埃航空难8名中国公民死亡”“斯里兰卡复活节连环爆炸案”等。
近年来,得力于智能终端的不断革新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短视频凭借发布便捷、内容短小和传播迅速等特点获得受众青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
2019年上半年,短视频成为众多舆情事件的源头和重要节点,在舆情传播中的影响日益凸显。一方面,短视频的制作和发布门槛低,人人皆能成为视频的生产者、发布者和传播者,这种特性可以在短时间内促使舆情事件实现裂变式传播。以“西安利之星奔驰漏油事件”为例,“女车主坐引擎盖哭诉维权”的短视频最先在抖音上发布,经过受众多渠道多平台的传播,短时间内便在微信、社交媒体等平台上迅速发酵,成为轰动全网的大事件。另一方面,在后真相时代,短视频更符合人们“有视频有真相”的固有观念,再加上音频、影像具象化的呈现方式较单一文本而言,更易对舆论产生直观影响,因此多元情绪和意见在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进行交流博弈时,更易导致舆情升级,成为舆情发酵的触点。以“大连男子当街暴打女孩”为例,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则男子深夜暴打年轻女性的短视频,在“暴力”、“猥亵”、“扒衣拖行”等敏感信息的裹挟下,短视频直接且极富冲击力的叙事方式戳中了网民痛点,“找出暴打男子”、“痛斥事发地警方不作为”、“摆拍论”等多种观点博弈碰撞,经过社交媒体病毒式的传播,舆情迅速发酵,网民们愤怒、同情等负面情绪开始蔓延。
“后真相”时代,在一些特定状况下,感性诉求对公众意见的影响大于客观事实,这对新媒体时代下舆情反转的发生和常态化有着重要影响。一方面,部分舆论主体受媒体乱贴标签、信息瀑布的影响,对热点事件中的涉事主体产生刻板印象或引发站队效应,忽略事件本身,致使宣泄情绪的言论甚嚣尘上,容易为舆情反转埋下伏笔。如“上饶男童校内被同学家长刺死”事件中,舆情前期,部分情绪主导或认知不全的网民忽视事实跟进、仅凭主观臆断在社交平台上围绕“长达一年的校园霸凌”“熊孩子该死”等话题集中且持续地发表情绪化观点,之后主流媒体的报道及跟进依照此角度展开,攻破不实言论,舆情得到反转。
另一方面,由于信源泛化及部分自媒体经常依靠不实新闻博得关注、赚取流量,“后真相”时代下舆论对于新闻真实性的考究越来越严谨,随着大量虚假新闻被揭露,舆情反转也越来越成为网络热点事件演进的常态。以“贵州孤儿院儿童疑被性侵”为例,整个事件从造谣者利用儿童、孤儿、权贵、性侵等公共议题敏感点散布不实信息起,到警方连夜调查证实为虚假信息终,舆论场的重心先是由网民共情再到真实性质疑,最后演变成对谣言产生原因及儿童性侵事件的反思。在这些典型事件中,部分传播主体利用公众情感先行来赚取流量、传播声名的同时,其构建的失真信息也加剧了舆情反转的常态化。
湖南识微科技商情部
2019年7月23日
数据说明:本报告相关数据均来自于识微商情系统,以及网络公共资料整理所得。
版权声明:本报告为湖南识微科技有限公司商情部所制作,报告中所含的文字结论、图表信息均受商标和著作权的法律保护。部分文字和观点引用至其他文章和作者,相关权利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本报告以湖南识微科技有限公司识微商情系统作为分析工具,基于网络公开的信息,通过抽样方式,对特定样本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所有结论仅针对本报告样本信息,结论仅供参考,不作为公司战略规划以及投资及其他商业行为的依据,对于本报告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商业行为后果,湖南识微科技有限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文章声明】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zhangming@civiw.com,电话:4008299196,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