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7日,卫健委同市监总局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我国食品标签将要求强制标示致敏物质信息;要求预包装食品的保质期以到期日的形式标示;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扫描食品标签上的二维码获取食品标签信息;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强制标示的营养素范围由“1+4”扩展为“1+6”等;
而就在这份标准修改单发布的十天前,一个品牌因为“零添加”引发争议,屡次登上热搜。
3月份,《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13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检测结果显示,12款零添加酱油检出镉,7款检出总砷。其中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检测出0.0110mg/kg的镉。
4种常用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安赛蜜、三氯蔗糖)在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均未检出,与其产品标示情况相符。
相关报道于“3·15”期间推出,其他媒体相继跟进报道后引发网络热议。
很多网友认为,在“千禾0”的零添加酱油中检测出“镉”是不应该的,同时指责“千禾0”在商标中用了“0”这个数字,涉嫌糊弄消费者,让消费者以为它们产生的酱油里什么也没有添加。
3月20日,“律师称千禾0酱油存主观误导嫌疑”的词条一度冲上社交平台热搜
3月20日23:58,“千禾味业”官号发布声明,称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的配料为水、非转基因黄豆、小麦、食用盐,未外源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和其它化学剂。“镉”存在于水、土壤、各类农产品中,酱油产品检出的微量“镉”来源于原料。公司使用的原材料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零添加系列产品不存在蹭热点混淆零添加概念的行为。该商标设立的初心是为了对零添加产品做区别,便于广大消费者选购,不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产品检测争议与商标误导质疑叠加发酵,引发市场剧烈震荡,截止3月21日,千禾味业股价连续五日下跌,累计跌幅达7.3%,市值蒸发9.5亿元,其抖音官方直播间已停播超24小时。
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对此事件投诉回应,国家标准规定酱油中镉限量≤0.1mg/kg,砷限量≤0.5mg/kg。而千禾送检酱油的检出值分别为0.0110mg/kg和0,均在我国的安全范围内。
3月23日,千禾味业董事长伍超群回应,“千禾0”既是品牌商标,但更是零添加的产品。“千禾0”商标就是用于区分千禾味业的零添加产品和非零添加产品。他同时调强,凡是使用“千禾0”商标的产品都是零添加产品,绝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当天,千禾董事长称千禾0就是零添加登上热搜榜单。
3月23日晚,四川省眉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称监督抽检的千禾23批次的产品,均符合酿造酱油国家标准GB/T 18186。
为了让消费者安心,后续千禾决定邀请消费者实地看4万瓶/小时的全自动产线,喊话“生产看得见”。
25日,因为新食品标准的发布,千禾“零添加”争议再次引起关注。千禾味业回应不允许使用零添加等用语,表示十分支持新规的落地,相信新规将进一步规范行业的管理。新规过渡期2年,会尽快按新规要求执行。
舆情趋势
根据识微商情舆情监测系统显示,2025年03月17日00时至2025年03月27日15时,有关“千禾0商标被指误导消费者零添加”的舆情信息约为58.4万。通过观察趋势可知,舆情于03月21日达到最高峰。
传播平台
该时段内,有关“千禾0商标被指误导消费者零添加”的舆情主要集中在新闻APP平台,相关舆情量约占总量的55.3%,其次为短视频(约占35.7%),社交网络(约占6.9%)。
情感分析
该时段内,有关“千禾0商标被指误导消费者零添加”的舆情情感倾向以中性为主,占54.0%;其次为负面舆情,占36.7%。正面舆情较少,占9.3%。
网民代表性观点
情感趋势
通过观察趋势可知,该时段内,有关“千禾0商标被指误导消费者零添加”的中性舆情于03月21日达到最高峰,负面舆情于03月21日达到最高峰,正面舆情于03月21日达到最高峰。
IP属地分析
通过对 “千禾0商标被指误导消费者零添加” 的舆情包含IP属地的信息分析发现,该段时间内,文章数排名前的地域依次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此外,IP属地为江苏省、四川省的文章数也比较多。
信息类型
该段时间内,有关“千禾0商标被指误导消费者零添加”的舆情信息以评论为主,占76.6%;其次为原帖,占19.1%;转发较少,占4.3%。
【识微商情系统】支持全网舆情监测、口碑查询、营销效果分析等功能,点击免费试用
【文章声明】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zhangming@civiw.com,电话:4008299196,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