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简介:2月16日,贵州茅台总工程师王莉入围2021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一事引发社会广泛热议,入围的合理性成为舆论风波的中心点。随着事件热度的不断升温,对于“白酒院士”及社会科研方向的分析和吐槽成为舆论场的主要论调,院士推荐机制及评选标准也成为舆论延续的重要线索。2月18日,在贵州科协的客观回应下,舆论场理性呼声渐起,事件热度也逐步回落。
2月16日,“茅台总工程师入围院士候选人”事件的相关消息经“@新浪财经”“@教育有故事”等多位大V传播扩散,引起部分舆论关注。2月17日上午9时,微信公众号“贵州茅台”发文《王莉入围2021年两院院士候选人》,文章信息引发舆论热议,有关国内院士评选标准及相关程序、候选人评选资格等话题成为舆论讨论的热点。同日,“@央广网”针对此次事件发表评论,表示“推荐致力于研究‘酿酒’技术的研究人员评选院士,很难代表‘科技兴国’的战略方向”,相关信息被转载至多个媒体平台,助推事件热度进一步升温。2月18日,贵州省科协工作人员、中国工程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先后通过媒体采访进行回应,表示茅台工程师王莉入围完全依照相关评选办法和标准,且该候选人尚处于地方科协推荐公示阶段,还不是有效候选人。相关回应经部分媒体、大V传播关注,事件舆情量于18日到达信息最高峰。此后,舆情开始回落。
2021年2月9日—2月21日,全网有关“茅台工程师入选院士候选人”事件相关信息共94275条,事件信息量主要分布在社交平台,占比达49.70%。其次为APP和新闻平台,相关报道占比分别为40.16%和7.21%。
基于社交媒体、微信等社交平台的信息传播优势,加之茅台集团在微信平台发文宣布总工程师王莉入围院士候选人一事,社交平台成为本次事件舆情发酵的主战场,其中,“@央广网”“@新华网”等重要媒体的发文报道被众多自媒体和网民转发和讨论。如“@央广网”发文《茅台女总工入围院士候选人?当慎之又慎!》等。此外,“中国新闻网”“新京报”“凤凰新闻”等媒体对事件信息的多平台传播,也对推动事件信息在其他平台扩散起到重要作用。
从情感分布来看,全网关于“茅台工程师入围院士候选人”事件舆情的社会情绪以负面为主,占54.2%,其次是中性29.1%,正面言论占比16.7%。此次事件的负面言论以质疑社会科研方向、院士评选机制等为主,茅台集团作为贵州省纳税大户,其总工程师入围院士候选人,容易让人联想到钱权交易。部分网民以李爱珍、屠呦呦、颜宁等科学家落选院士为例,表达对国内科研环境的不满和对茅台工程师候选人资格的质疑。此外,除部分媒体、大V对事件进展的客观报道和分析外,有正面及中性舆论表示两院院士评比并不是网络投票,只要不因人设岗,符合评比标准及相关规章,无论评选结果如何,都应予以尊重。
综合网络舆论来看,除“茅台”“王莉”等涉事主体备受舆论关注外,入围合理性是此次事件中的最大争议点。绝大部分舆论持质疑、否定态度,相关信息围绕“闹剧”“荒谬”“白酒院士”等吐槽和批判展开,基于这一立场,要求“资历公开”、解读“推荐标准”、强调“科技兴国”等也成为舆论热议话题。同时,也有部分网民通过前例分析,质疑此次评选的标准存在科技之外的影响因素,“屠呦呦”“饶毅”“市场因素”等成为该话题中的核心词汇。此外,部分舆论从品牌角度出发,分析此次事件对茅台方的影响,相关信息如“股票”“股价下跌”“酒精限制”等成为热门词汇。
在“茅台总工程师入围院士候选人”的相关信息中,传播事件详情以及跟进官方后续回应成为媒体报道的主要议题,相关新闻分别占比36.5%和29.4%。其次,部分主流媒体将报道重心放在两院院士的评选机制上,从技术标准、社会意义等角度作出分析,如“央广网”在《茅台女总工入围院士候选人?当慎之又慎!》文中指出酿酒行业本身存在争议,相关评选更需谨慎;“新华社”在文章《推荐增补院士要专业规范,不能有“小算盘”》中认为院士增选不能掺杂学术以外的复杂利益考量和“小算盘”等,相关新闻占比21.7%。同时,部分媒体跟进中国工程院、贵州科协回应之余,也对王莉个人履历及取得的学术成就进行了延伸报道,如文章《厉害!这位70后硕士,入围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贵州日报:“茅台院士”的参选资格不该被轻慢》等,相关新闻占比7.1%。此外,也有少部分媒体对事件影响及社会科研方向等方面作出报道,茅台股价变动、坚持“科技兴国”、食品科学建设也值得重视等话题是其主要展开方向。
与媒体信息不同,网民言论更显情绪性。除了对事件及相关回应的关注外,大部分网民观点以质疑和不满为主,吐槽两院院士评选标准、评选方向是其主要展开角度,热点议题包括“院士评选标准不明确”“王莉资历不足以支撑其入围院士”等,同时也有部分网民观点认为院士评选应该给予科学技术学家更多机会,提倡多关注科技领域成就亦成重点话题。此外,对于本次事件中“白酒院士”入围的原因和影响,如是否存在科技要素之外的干扰、社会科研方向变化等,也成为网民讨论的重点,相关言论多围绕资本干扰论、价值观导向论等方面展开。
入围合理性引争议
近日,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宣布,推荐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茅台”“院士”等关键词本身便具备较高舆情敏感度和新闻价值,它们的同时出现极易在网络空间形成强大的讨论潜力。从近期事件传播热度也可以看出,这一消息经过传播扩散,迅速引爆舆论场,已经成为近段时间舆论讨论的热点。其中,讨论王莉入围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拟推荐名单的合理性成为舆论争议的焦点。而在这一问题上,舆论观点呈现一定的二元对立。
对于入围合理性问题,绝大部分舆论从候选人资格、科研导向性和推荐公平性三大方面提出质疑,成为负面情绪的主要来源。部分舆论在王莉的候选人资格上表示怀疑。他们认为两院院士一直是“科教兴国”的尖端人才和科研人员的最高荣誉,应该颁发给对科技、社会等有重大贡献的人,并联系屠呦呦、饶毅、颜宁等科研大佬落选和“烟草院士”一事,表示从事酿酒技术研究的王莉入围院士候选人与人们预期不符,可能会拉低人们对院士的印象。部分舆论从科研导向性的角度出发,表示两院院士评选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科技创新的新成就、新方向、新趋势,并且近年来我国在芯片、高端仪器、种子等领域被国外“卡脖子”的现象屡屡发生。在此背景下,他们认为白酒行业并不能够代表科技兴国的战略方向,更不可能依靠白酒去反击国外对我国科技等领域的打压,“白酒院士”的出现容易引起人们对社会科研方向和院士推荐、评选标准的质疑。此外,还有部分舆论从茅台集团的绝对市场地位及“贵州纳税大户”的视角出发,质疑贵州科协推荐王莉为院士候选人的背后是否存在科研因素之外的市场因素,怀疑这次推荐的公平性。
随着事件发酵,贵州科协回应称拟推荐人选均符申报资格条件。对茅台总工入围院士候选人一事持支持态度的声音虽然不是主流,但明显增长,媒体舆论场也开始出现类似声音。部分舆论从评选的公平公正性出发,认为英雄不论出处,只要王莉入围的程序没有问题,就不应该根据个人情绪否定“白酒院士”的出现,并呼吁大家应该理性对待这一问题。也有部分舆论从学术独立的角度出发,认为评选院士是专家们的事,在王莉尚且还不是院士有效候选人的当下,普通民众不应该过多干预评选。
网民言论主要来自社交媒体的草根阶层(普通+达人),占83.3%,茅台酒备受消费者追捧且知名度高,因此普通网民对此更为关注。其余言论来自社交媒体的认证用户群(名人+政府+媒体+企业+团体+网站+校园+其他),总共占16.7%,名人博主在此事件中处于意见领袖,针对次事件发表代表性的观点和看法,带动了普通网民对其相关话题的热议。
在该事件的相关讨论中,原帖信息占比13.4%,多为媒体和个人大V传播该事件的相关进展及表达自身观点,如质疑院士选拔标准和茅台院士入围动机等。86.6%的网民则通过转评权威博主的博文参与相关话题讨论,进一步扩大话题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对本次事件关注度最高的是广东地区,其次是北京和上海地区。这三地的经济发达且对新鲜资讯接收较快。另外,三地的媒介资源丰富和网络普及程度高,因此对该事件相关话题关注度最高。
2月17日,贵州茅台官方发布茅台集团总工程师王莉入围2021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引发社会广泛热议。综合舆论场多方观点来看,此次事件或将对茅台品牌形象、社会价值导向、茅台股价三个方面产生一定影响。首先,对于茅台集团及总工程师王莉吐槽和嘲讽成为民间舆论场的热门话题,部分信息如“质疑资本干预”“吐槽茅台总工程师资历不够”等均给茅台的口碑形象带来不利影响。另外,在社会效益方面,公众对于院士评选标准的质疑无疑会造成推选机构造成公信力下降,“白酒院士”的入围也易造成部分舆论对社会未来科研发展方向的误解。除此之外,茅台股价在近期也有所变动,其在2月10日到高点(2月11日-17日为股票休市期)。2月18日,茅台总工程师入围院士一事进入高爆发期,而茅台股价在当天报2471.00元/股,跌5%,总市值一天蒸发1633.06亿元。结合茅台当天股价下跌和后续变化情况,部分舆论猜测茅台院士一事会对茅台股价带来短时期内的不稳定波动。
茅台集团在此事件中暂未做出相关回应,但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工程院先后对此事进行相关回应。其中,贵州省科学技术协回应称茅台工程师入选是王莉入选院士候选人是符合标准且评选流程透明,而中国工程院也表示目前只是公示阶段,最终结果还未确定。入围院士是科研机构根据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进行推荐,非茅台集团所能左右,因此茅台集团保持沉默,交给专业人士、机构来解答和回应是最合适不过。茅台集团在此事件中避免与舆论正面交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在公关过程中出现的错漏,如若在回应过程中因细节问题、处置措施等方面把握不好分寸而被带节奏,势必会引发新一轮舆情发酵,对于茅台集团来说是得不偿失的。经过官方两轮回应,舆论对于茅台总工入选院士一事的质疑虽没有消失,但该事件的透明度有了大大的提升,事件热度也开始大幅度的回落。由此可见,企业面对舆情危机时,如果能够借助政府、行业协会、同行企业等机构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为自己发声或公关,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文章声明】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zhangming@civiw.com,电话:4008299196,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