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国家网信办一则《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关于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让刚刚在美国低调上市“滴滴”置身舆论漩涡之中。而后,随着国家网信办关于“下架滴滴出行APP”“七部门联合进驻滴滴开展网络安全审查”等审查决定的陆续公布,更是让“滴滴”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滴滴为何会被审查?滴滴是否真的存在信息泄露?此次事件对网约车行业有着怎样的影响与警示等成为舆论议论重点。
二、舆情态势
“滴滴出行APP下架”的相关信息在新闻平台、社交平台等广泛传播。
7月2日晚间,国家网信办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关于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引发媒体网民关注。7月4日晚间,国家网信办再发公告《关于下架“滴滴出行”APP的通报》,引发舆论持续关注;20时,“@滴滴出行”针对被要求“下架整改”一事迅速发文回应表示“将认真整改”,事件相关热度持续上升,于7月4日达到传播最高峰。随后,相关舆情热度开始回落。
7月2日晚间,国家网信办在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多个渠道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关于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相关信息被“新华社”“中国新闻网”等多家媒体转发传播后,引发网民关注并参与讨论,“滴滴出行被实施网络安全审查”“滴滴暂停新用户注册”“滴滴股价大跌”等成为热门话题。7月3日,有关“滴滴为何会被实施网络审查”话题的信息民间舆论场加速传播,事件热度持续增长;下午13时,针对舆论中出现“滴滴为赴美上市把中国道路信息和用户数据泄露给美国”的传言和猜测,“滴滴出行”副总裁李敏“@liminx”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回应称“绝无可能把数据交给美国”,随后“@滴滴出行”官方社交媒体转发副总裁所发上述博文表示“希望大家不造谣、不传谣”,引发舆论持续关注讨论,“滴滴辟谣将国内数据交给美国”等成为热门话题。本时段内,“滴滴为何会被实施网络审查”“滴滴是否存在数据泄露行为”等成为网民议论的重点话题;媒体方面,主要为对“滴滴出行被审查”等相关信息的报道传播。
7月4日晚间,国家网信办再次发文《关于下架“滴滴出行”APP的通报》表示:“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随后,相关信息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环球网”等多家媒体转发报道,大量网民参与关注事件进展情况,事件热度迅速上升。20时,“@滴滴出行”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回应“APP下架”一事,表示“将认真整改”,而后话题“滴滴出行APP下架”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事件相关热度飙升,并于20时达到传播顶峰。从整体上看,本时段民间舆论场表现活跃,在关注传播“滴滴出行APP下架”信息、支持监管部门严查“滴滴”的同时,“滴滴出行被审查原因”仍然成为网民讨论的中心话题,其中,“@一玶海岸”“@本来老六”“@贴吧君”等社交媒体大V参与讨论、表达观点,助推事件热度不断上升;此外,少数网民也对“老用户、已下载APP用户是否可继续使用”表达了关注。就媒体舆论场而言,以“人民日报”“环球网”等媒体参与传播“滴滴被审查进展情况”“滴滴出行APP下架”等信息为主,其在一定程度扩散了事件影响范围。
7月7日舆情开始逐渐回落。在这一时段内公众的视线主要集中在国家网信办持续公布的对“滴滴”的审查通报,以及滴滴APP、微信小程序在各个平台下架等相关信息。7月7日,“滴滴官网下架滴滴出行APP”“滴滴小程序被下架”等关于“滴滴出行”在各个平台下架的相关信息,引发舆论关注。7月9日、7月16日,国家网信办先后发文《关于下架“滴滴企业版”等25款APP的通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七部门进驻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网络安全审查》公布对“滴滴出行”进行审查的进展情况,引发媒体网民持续关注,成为事件热度维持的重要原因,相关如“滴滴企业版APP严重违法违规”“网信办等七部门进驻滴滴”等成为重点话题。同时,9日,“@滴滴出行”发文回应“滴滴企业版APP下架”,表示“将深入排查、认真整改”,也是舆论关注讨论的主要信息。本时段内,媒体除报道事件进展情况、滴滴回应动态等信息外,也对“国内网约车行业发展”等话题展开了讨论;而民间舆论场的则主要关注事件情况、支持调查结果为主。
“七部门进驻滴滴进行网络安全审查”引发全网关注,监测时段内,事件信息传播量共76.9万余条,相关信息主要分布于社交平台(占比67.74%),其次是APP和新闻平台。具体来看,“社交媒体”“微信”等社交平台成为国家网信办、以及涉事企业“滴滴出行”发布公告信息、做出回应的重要场所,是舆论信息较为集中分布在社交平台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与社交平台不同的是,APP与新闻平台的内容则以传播事情相关事实及进展的文章为主,多集中于资讯聚合类新闻网站及APP平台。此外,“每日经济新闻”“经济参考报”等部分媒体的分析性点评文章也引发了众多媒体及网民的转载与讨论。
对于此番滴滴被调查下架一事,网络社会情绪以负面为主,主要为指责、批评以及质疑滴滴的相关言论;中性信息占比18.9%,主要包括媒体、网民对有关客观事实进展的相关报道和信息传播等;此外,还有13.8%的正面信息,主要为对相关部门调查滴滴的支持赞同言论。
自7月2日起,国家网信办宣布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滴滴事件正式进入大众视野。“滴滴”国家网信办“网络安全审查”等相关词汇热度开始攀升。随后,滴滴为在美国上市将国内用户信息打包出售给美国的传言甚嚣尘上,“上市”“美国”“信息泄露”“数据泄露”“道路数据”和“国家安全”等词汇被舆论频繁提及。在此期间,指责滴滴“卖国”“叛国”以及抨击滴滴背后“资本”“股东”的言论也随之上涨,“柳家”“资本家”“软银集团”“外资”等词汇的露出率明显增长。7月16日,国家网信办发布通知称七部门联合进驻滴滴开展网络安全审查,本次滴滴事件再次迎来舆论关注小高峰。“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自然资源部”“税务总局”等国家部门名称成为舆论讨论的热词,背后代表的意义和督查力度成为热门议题。此外,“滴滴出行”APP的下架风波,也使舆论关注网约车行业的发展,“垄断”“整改”等词汇的热度也较高,而作为滴滴替代品的“高德”“曹操出行”等打车软件相关词汇也有较高频次的露出。
媒体话题方面,“滴滴APP下架”和“滴滴被相关部门入驻调查”等事件进展成为媒体报道重点,相关媒体文章总占比超8成。事件发生以来,滴滴针对相关公告和舆论多次在官方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回应,也成为部分媒体的报道重点,相关文章占比7%。作为当前国内最大的网约车平台,滴滴此番被调查对国内网约车行业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美团打车于7月8日在北京正式上线、T3出行持续数日的朋友圈投放广告、高德打车优惠活动等动作频频,对此,部分媒体文章分析认为虽说各路网约车势力再度发起进攻,但能够搅动的市场格局变化水花并不大。但也有媒体表示,从当前事态发展来看,滴滴这次可能会面临失去整个网约车市场的局面。此外,还有3.1%的其他媒体文章,相关内容以聚焦滴滴发展史以及聚焦柳传志、柳青为主,如“腾讯网”文章《滴滴背后:柳传志家族的“商业帝国”》等。
网民话题方面,34.3%的网民言论对“滴滴被调查”这一事件客观进展进行了传播。30.7%的网民言论对于滴滴被查的原因进行关注讨论,结合滴滴此前的“低调上市”,网民对于滴滴涉嫌国家道路数据泄露、用户数据泄露的相关猜测怀疑不断,同时伴随诸多指责批评声音。但也有少数舆论站在滴滴一面,认为具体原因需静待官方调查结果。19.8%的网民言论对有关部门调查滴滴的这一举动表示支持和肯定,要求对滴滴展开严查,同时也有部分舆论呼吁对其他在美上市企业启动数据泄露调查。9.5%的网民言论对滴滴回应进行传播和讨论,相关言论负面情绪明显。此外,还有5.7%的其他言论,主要涉及对我国网络数据安全监管力度的讨论、滴滴代言人以及对资本的相关批评调侃言论等。
7月2日,国家网信办突然宣布对滴滴开展网络安全审查,一时间,滴滴陷入舆论风暴中心。截止目前,国家监管部门对滴滴已展开下架APP、多部门联合进驻审查等多项行动,但滴滴的具体问题尚未有定论。纵观现下舆论场,虽然针对滴滴被查的各种猜测不断,但“数据泄露”是获得舆论认同度较高的一种观点。
数字经济时代,个人信息、国家数据与国家安全休戚相关,超大互联网平台的数据资料是大国博弈的重要战略资源,一旦遭到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多数舆论认为滴滴此次被查与其赴美上市联系密切,因为官方通报中直接提及了“维护国家安全”,猜测滴滴在美国监管压力下极有可能已存在数据泄露问题,因此遭受国家“重拳”监管。有舆论从数据跨境流动的监管角度分析,表示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将不可避免地涉及数据跨境流动问题,而大量规模化的数据跨境流动将会给国家安全带来严峻挑战。根据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规定,滴滴要想保留上市资格,必须满足信息披露要求,否则就有可能被取消上市地位。而这些有关信息的披露,势必导致重要数据、个人信息的泄露。众所周知,滴滴是国内网约车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拥有海量的用户个人信息、支付信息、交通数据、道路规划和车内录音等数据,这些数据信息如果被别国收集、延伸利用,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的侵害和威胁不言而喻。基于此,舆论普遍对滴滴被网络安全审查表示支持,认为国家安全高于一切,滴滴如果真的为了在美国上市枉顾国家利益、泄露用户数据,就必须承受严格的监管和审查、受到法律的严惩。此外,也有极少数舆论提出要理性看待滴滴被查,认为目前事件尚未定性、结果未明,不应该过早下结论,将滴滴打成“卖国贼”,何况滴滴体量较大,事关成百上千万司机的饭碗,更应该谨慎对待。
在发布与传播“七部门进驻滴滴进行网络安全审查”事件相关信息的博主中,以草根群体(普通+达人)最多,占比超8成。其次为名人群体,占比10%,事发后,部分网络大V多次发布事件相关博文,参与事件讨论,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普通网民对相关话题的关注和讨论。
在“七部门进驻滴滴进行网络安全审查”事件的相关讨论中,原帖信息占比14%,主要为媒体、自媒体和个人对事件客观进展信息的传播以及相关调侃评论言论等;86%的网民通过转评参与相关话题讨论,表达自身观点看法,进一步扩大话题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对本次事件关注度最高的广东地区,其次是北京和上海地区。广东区域经济发达,媒体资源丰富且网民数量众多,因此广东地域热度最高。滴滴总部坐落于北京,同时相关政务和媒体账号也多分布于北京地区,因此北京的区域热度也相对较高。
自2000年美国率先在国家安全系统中对采购予以安全审查开始,建立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维护网络数据安全已然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目前主要西方国家都已经建立各种形式的网络安全制度,同时其审查范围也在不断的延伸扩大。而与国外的网络安全审查相比,中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仍处于通过预防性措施为安全措施留有余量,以达到网络安全可控稳定运行目的的“防御性驾驶”阶段。
中国网络和数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94年2月公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保护条例》以及2000年9月公布实施的国务院《电信条例》,但两部法律安全保护对象主要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电信网络信息,并未提及互联网网络信息的安全保护。201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通过并实行,出现了针对网络领域的国家安全内容的第25条和第59条法条。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行,明确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概念并且确认牵头实施部门为国家网信办,真正聚焦互联网领域信息安全的法律条文诞生,中国网络信息安全监管就此起步。2020年4月,国家网信办等12部门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网络安全审查程序做出了细致规定。然而,伴随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网络数据流动和数据治理问题日益凸显,网络数据早已成为国家基础战略资源和重要的生产要素。面对这一形势变化,网络数据安全成为国家政府部门的关注重点,数据安全又被快速纳入到中国网络信息安全监管的范畴之中。2021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通过并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7月10日,国家网信办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意见稿)》,同时《个人信息保护法》预计也将会在今年8月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审议。有法律专家表示,当前中国网络数据领域的法律体系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三部法律为基础,在三部法律出台之后,中国互联网领域基础性的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就已建设完成,其他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都会在上述三部法律组成的体系之下,继续细化具体的内容,逐步覆盖互联网、个人信息和数据活动的方方面面。
在上述背景之下,“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进驻滴滴开展网络安全审查”被业界视为是《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自去年出台后的首个案例,意味着互联网领域的安全尤其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供应链安全会成为国家的重点关注。同时,从最新公布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意见稿)》在审查范围、审查内容、审查材料、审查时间及工作机制单位成员等方面的扩大增补和调整,以及《数据安全法》第24条明确数据安全领域的国家安全审查决定不具备可诉性来看,互联网领域和数据领域的国家安全问题将会是今后国家政府执法的一大焦点。而对于相关企业来说,在加强自身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意识的同时,也需要做好面临严格监管的准备,国家成为互联网领域和数据安全领域的主导者,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文章声明】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zhangming@civiw.com,电话:4008299196,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