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近日,一张厦门国际银行“新员工不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的截图在网上传播。截图显示,在“2020年校园招聘新员工”的微信聊天群中,杨某称自己在告知了相关人员不喝酒的情况下,在新员工聚餐会上,因为没喝“A角”敬的酒,被领导扇耳光并用粗口辱骂。事件曝光后,引发众多媒体和网民关注。以该事件为导火索,全网掀起了一场关于“酒桌文化”“职场霸凌”的大讨论。
全网有关“厦门国际银行新员工不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事件的信息传播量共23万余条。其中社交平台占比为93.96%,基于社交媒体、微信等社交平台的信息传播优势,事件相关信息最先由“@爆料一哥”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出,经“@北京不知道的北京事儿”“@白小埃”等多名社交媒体大V传播后,事件在社交媒体等社交平台的热度迅速上升。8月24日凌晨,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回应此事,随后,“新员工不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银行回应新员工不喝酒被打耳光”等话题登上当日社交媒体热搜榜,引发更多的网民在社交平台参与讨论此次事件。此外,“@凤凰网财经”“@今日头条”等媒体大V在社交媒体平台参与传播事件相关信息,起到了进一步增强事件的扩散范围效果。
APP及新闻平台占比分别为4.24%和1.25%,主要为“澎湃新闻”“新京报”“今日头条”等网站和APP对事件的跟踪报道与点评,从而不断提高事件的热度。
近日,一张微信聊天截图在微信朋友圈流传,图片显示“某银行中关村支行新员工跟单位同事在酒店聚餐时,因没喝‘A角’敬的酒,被某领导殴打辱骂”。8月23日凌晨1时,相关截图由“社交媒体”用户“@爆料一哥”传至公开社交平台,引发部分网友讨论。随后,“@北京不知道的北京事儿”“@白小埃”等社交媒体大V加入传播事件信息,事件热度不断上升,相关话题主要围绕反对“畸形”酒桌文化展开,此外,也有少数网友对涉事银行身份进行猜测。当日晚间,“@凤凰财经”“@新浪财经”等媒体大V发文表示涉事银行系“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随后对厦门国际银行及涉事领导的吐槽也成重点话题之一。8月24日0时,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回应表示:“确系该领导言语行为失当,对该领导董某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对支行负责人罗某给予警告处分”,“@今日头条”“@三联生活周刊”等媒体大V关注传播事件信息,推动事件热度持续上升。当日上午,随着相关话题“新员工不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事件信息传播量猛增,于24日9时达到传播最高峰。此时段内,“酒桌文化”及“厦门国际银行回应”成为舆论关注与讨论的重点,此外,对“强行灌酒也是职场霸凌”等话题的讨论也相对较多。24日12时,此次事件当事人该名新员工“@不如叫小K”在社交媒体平台回应表示:“这次职场霸凌事件,公司给予高度的重视,当事人得到了相应的处罚”,随后,事件热度逐渐回落。
从情感分布来看,全网关于“厦门国际银行新员工不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的社会情绪以负面为主,占比82.7%,负面情绪的主要内容为网民表达对厦门国际银行处理结果的质疑,以及对“畸形”酒桌文化的吐槽等等。有关此次事件的中性言论占比14.7%,以传播事件相关情况的信息为主。正面情绪言论占比2.6%,主要为网民对事件当事人新员工对“酒桌文化说‘不’”的行为表示支持。
“厦门国际银行新员工不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事件持续受到舆论关注,事件衍生讨论话题“酒桌文化”成为舆论讨论重点。其次,与事件基本事实相关的词汇,如“厦门国际银行”“打耳光”“不喝酒”“绩效工资”“停职”等出现频次位列前茅。同时,该事件性质之恶劣受到舆论的抨击和指责,负面词汇“垃圾”“厌恶”“反感”“畸形”“职场霸凌”等出现频次也较高。
近日,“厦门国际银行新员工不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一事引起舆论热议。媒体主要对该事件的详细信息进行了传播,相关报道占比40.1%。随着事件不断发酵,厦门国际银行北京支行于8月24日针对此事做出的回应,也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相关报道占比29.7%。除了关注此事发生过程中的细节、涉事银行的回应以外,不少媒体也聚焦经由该事件暴露出的畸形“职场文化”和“酒桌文化”,相关报道占比18.5%。如“中国新闻网”文章《新员工拒喝酒被打耳光,职场霸凌该治,畸形酒桌文化该弃!》、“齐鲁晚报”文章《酒桌文化要剔除“虐文化”的糟粕》和“北京商报”文章《职场PUA,酒桌陋文化》等。也有部分媒体关注该事件中的涉事银行厦门国际银行,深挖其出身、近年来的经营状况和负面消息,相关报道占比8.3%。如“新京报”就在《新员工不喝敬酒被打耳光,厦门国际银行是家什么银行?》一文中,指出厦门国际银行“近两年资产减值损失大增”、“陷多起上市公司大股东贷‘黑天鹅’事件”和“北京分行6月曾收超300万罚单,分行副行长等15人连带被罚”等事实。
与媒体不同,网民话题更显主观性和情绪化。自8月23日有网友爆料称新员工不喝酒被领导掌掴后,“酒桌文化”成为网民讨论的核心话题。反感酒桌文化、吐槽酒桌文化是大多数网民言论的重点。其次,有部分网民将事件定性为“职场霸凌”,认为不喝领导敬酒被打是银行领导利用权力对下属的一种凌辱行为,属于典型的职场霸凌,相关言论占比15.3%。还有少数网民言论对涉事银行及涉事领导进行了指责和嘲讽,认为银行风气不正、肆意纵容下属,对内管理不善;而支行领导官不大,官威不小,劝酒不成还敢掌掴下属,应当严惩追责,相关言论占比9.3%。8月24日,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对涉事领导给予了警告处分,并扣罚了金额不等的绩效工资。22.2%的网民言论对此处罚结果表示质疑,认为银行对其处罚过轻,有鼓励“职场暴力”之嫌。处罚结果出炉后,也有少数网民关注被打员工之后的职业发展,认为其今后很难在原单位立足,之后在行业内的发展可能也不容乐观,相关言论占比6.1%。
“新员工不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辱骂”事件一经曝光,酒桌文化立即成为舆论讨论重点。部分舆论对酒桌文化表现出了明显的抵触情绪,直言不讳的使用“讨厌”“恶臭”“糟粕”等词汇,或是讲述自己所经历的类似事件,表达不满态度。有舆论指出,酒桌文化不过是伴随中国高度酒制造技术的发明而培养起来的一种习俗,根本算不上一种文化。当代酒桌文化所具备的“劝酒”“以多为荣”“势力”“虚伪”“浪费资源”和“动机复杂”等特征,显然表明其实质更像是一种陋习,应当予以必要的纠正和禁止。同时,对于“酒桌文化是成年人必须要学会的社会规则”这一点,大多数舆论表示反对,指出对外社交选择酒局确实会帮助彼此之间更快的拉近关系,但其基本原则应该是量力而行,任何以强迫手段进行的劝酒、敬酒行为都是不能被接受的。此外,还有部分舆论则表示了无奈,直言处在人情社会之中,遭遇劝酒在所难免。
而除了反对质疑声音之外,还有部分舆论对酒桌文化也表达了宽容态度。认为在该事件中呈现出的、和当前备受大众厌烦的酒桌文化,实则为“劝酒文化”,披着文化外衣的“陋习”应当禁止,但对于酒桌文化也不应一棍子打死。真正的、良性的酒桌文化应当是与宾主尽欢相得益彰,是如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岑参“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一般,以得到愉悦与满足为最终目的。小酌自可怡情,但若过度,伤身伤心伤感情,自然会得不偿失。另外,还有部分声音对此次事件舆论表达中的“鄙视链”进行了驳斥,指出对于酒桌文化,批评可以,但也不必过于针对“老一辈爱酒人士”,一代人自有一代人的娱乐产品,在谩骂的狂欢下为自己不喝酒而感到高傲,开始鄙夷起喝酒的中年人,大可不必。
自己不喝酒即被扇耳光辱骂、离场时遭同事追骂、饭局上对女同事动手动脚、一位领导敬酒被拒,另一位领导替其出头教训下属……银行业中一场普通的聚餐,折射出的是当下职场中盛行的畸形职场文化——以“酒桌文化”之名,行“职场霸凌”之实。
多数舆论认为,因拒绝领导敬酒而被打耳光是典型的“职场霸凌”,并且是一次假借酒桌文化名义,利用不对等关系进行的职场欺凌。一般而言,职场霸凌是指员工受到职位高者无端指责谩骂、同事的排挤与孤立、言语上的威胁、当众侮辱、恶意中伤、性骚扰、上级利用职权对属下员工进行报复性的调岗(跨地区)、降职降薪、惩罚性罚款、扣发工资奖金、打压施压劝退、不公平对打等行为。在本次事件中,被打员工杨某事前多次申明不喝酒,而银行领导还是在敬酒被拒后对其进行掌掴、辱骂,是很明显的“职场霸凌”行为。至于所谓的酒桌文化,也不过是上位者为了满足自身的权力欲望,借喝酒的名义收获下属对自己的服从感,显示自身的身份、地位的一种“幌子”。此事表面上是畸形酒桌文化的映射,深层次上暴露出的是银行领导利用手中权力肆意欺凌下属的事实。其次,有舆论指出,如果爆料信息中提到的,聚餐中有人趁机对女同事动手动脚的情况属实,那便属于另一种形式的“职场霸凌”,值得关注和深究。另外,对于这一事件中勇于说“不”、敢于曝光的新员工,舆论对其表示肯定和支持。他们认为此举有利于树立榜样,提醒更多人站起来反对“职场霸凌”,共同改善职场风气,塑造健康的企业文化。
四、关注人群
4.1 人群构成
4.2 发文习惯
4.3 地域分布
五、商情观察
(声明:本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识微商情系统,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图片、文字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谢谢。)
完整版PDF见下方
【文章声明】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zhangming@civiw.com,电话:4008299196,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