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爆红背后的舆论之争

发布时间:2020-01-07 12:34浏览次数:11162 分类: 精品报告
您是否正在收集网上企业相关的负面信息?用识微商情每天自动为您推送,点击免费使用14天>

李子柒,一个在Youtube上获得世界各地网友喜爱的女孩,却在国内引发巨大舆论争议。

12月4日,一篇名为《李子柒怎么就不是文化输出了?》的文章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的全民舆论讨论。

李子柒之所以能获得世界各地粉丝的喜欢,与其视频中表达的对家乡的热爱,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密不可分。虽然“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每个人心中的答案不尽相同,但她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窗口,已然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中国文化推广者,关于这场全民舆论之争,我们从中能看到一些什么?

一、舆论传播概况

1. 舆论传播态势

在12月4日-12月18日期间,全网有关“李子柒‘文化输出’之争”的信息传播量共471122条,基本分布在社交平台中。

12月4日,“社交媒体”用户“@雷斯林Raist”发文描述李子柒在海外视频网站YouTube上的受欢迎程度,并感叹道“这才是文化输出”。

5日,“@一领淡鹅黄”“@小野学妹学吐槽”等社交媒体大V就“李子柒是否为文化输出”问题多次发文表达不同观点,引发了大量网民参与到该问题的讨论中来。

6日,话题“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相关传播量于当日达到最高峰。

10日,“@央视新闻”发文评价道“没有热爱就成不了李子柒,没有热爱也看不懂李子柒。外国人看懂了李子柒的热爱,也解释了为何李子柒的很多作品没有翻译却依旧火遍全球”,“@头条新闻”“@扬韬”“@来去之间”等社交媒体大V参与传播相关信息,话题“央视评李子柒为何火遍全球”在当日登上热搜榜。

此外,15日白岩松在“新闻周刊”节目中对李子柒评价道“李子柒在面向世界的传播中,没什么口号,却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口味,更赢得了口碑”,并表示“如果来自民间并走向世界的网红由一个变成上千个,那中国故事就有得讲了”。随后,相关话题“白岩松说李子柒这样的网红太少了”引发网友关注与讨论,当日形成信息传播小高峰。

2. 舆论热词图

12月初,话题“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引发大量网民讨论,事件主体“李子柒”以及“文化输出”等事件核心论点词成为热门词汇。

其次,12月10日“央视新闻”对“李子柒走红海外”一事表达看法,12月15日白岩松也在节目中表示期望可以出现更多像李子柒一样的网红。因此,“央视”“火遍全球”“白岩松”“网红”等也成为重点词汇。

此外,网民在对话题“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讨论中,“田园生活”“中国文化”“农村”等词的露出频次也相对较高。

3. 网民社会情绪

从情感分布来看,全网关于“李子柒‘文化输出’之争”的社会情绪以正面为主,占比82.4%,主要内容为表达对李子柒的认可,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等。中性言论占10.9%,主要为部分网民传播事件相关信息。有关此次事件的负面言论占比6.7%,少量网友对李子柒的视频是否存在“摆拍”,视频内容是否存在“造假”等方面提出了质疑。

二、舆论聚焦

文化输出争议

通过创作中国“田园文化”“美食文化”相关的视频,李子柒在社交媒体上吸引了2000多万粉丝,在海外视频网站YouTube上的订阅数也超过700万。

李子柒在海外走红的同时,国内有关“李子柒算不算文化输出”的话题也引发了网民热议。

部分舆论质疑李子柒算不上文化输出,认为对其评价过高。他们认为其视频内容过分美化中国农村、刻意迎合国外观众的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展现出中国落后、原始的一面、而且其视频拍摄也是属于商业行为,算不上文化输出。

“@一领淡鹅黄”博主发文表示:“她的镜头里,不是真正的中国。有些人一定要把一个经过刻意包装的、现实中并不具有普遍意义的作品,拔高作为中国的形象,代表中国进行文化输出,那就不能强求每一个人都认同这种拔高。”

但大部分舆论对李子柒依旧表示认可和力挺,有网民认为中国农村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她只是选择了其中一种生活方式来展现。

还有部分媒体从文化层面对此事进行评论,如《光明日报》发文表示:“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但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而这正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价值共识。”

媒体人白岩松也通过“新闻周刊”称:“李子柒这样的网红太少了,如果来自民间并走向世界的网红由一个变成上千个,那中国故事就有得讲了。”

三、舆论关注人群

1. 人群构成

群体的差异性影响公众对热点事件的关注程度。草根阶层(普通+达人)最为关注该事件,占89.7%。李子柒作为美食圈的顶流网红,拥有极高关注度和知名度,涉及其相关话题较易引发普通网民热议。其次为认证用户群体(名人+企业+政府+媒体+其他),占10.3%。名人作为意见领袖,基于自身影响力发布相关的观点和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普通网民对相关话题的讨论。

下图为关于这场舆论之争的人群构成情况:

2. 发文习惯

在此次事件的相关讨论中,有9.9%的网民发布原帖表达自身观点,多为知名博主在传播该事件的相关情况和发表相关观点;39.5%的网民通过评论事件相关博文参与事件讨论,主要为支持李子柒的相关言论。另有50.6%的网民对事件相关博文进行了转发,进一步扩大了话题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3. 地域分布

广东地区的网民对此事件关注最高,广东地区经济发达且网民众多,大量的网民积极参与该事件,对相关博文进行了大量的转评。其次是北京和四川地区,大量的北京知名博主对该事件进行传播和发表自身观点,引发众多网民的高度关注。李子柒出生于四川绵阳,且其创作地点也位于四川老家,故当地网民关注较高。

四、关于李子柒

1. IP养成

2. 舆情热度

注:图中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

整理>监测期间内,全网有关“李子柒”的信息总量达106万余条。11月3日,李子柒“喝马奶酒和烤全羊”的视频引起社交媒体粉丝及网友转发,形成传播小高峰。

而从12月4日开始的“文化输出”争议在为李子柒个人带来话题热度的同时,其官微粉丝数也较之前也有了大幅增长。截至12月17日,“@李子柒”粉丝数已增长至2146万。

2017年,李子柒入驻境外视频网站YouTube,由此开启“个人出海之路”。

笔墨纸砚、胭脂斗篷、传统美食……在YouTube这个全球性视频网站之上,李子柒展示的这些中国传统工艺及美食佳肴,吸引了全球数十个国家的人群观看和评论。经统计,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李子柒LiZiqi”YouTube频道的全球粉丝数增长量近540万,而其发布视频的总观看量更是高达9.82亿次。

通过对其最近发布的30个视频的观看量进行统计发现,其视频平均观看量达到962.7万,而在30个视频中,有46.7%的视频的观看量超出了平均值。单支观看量最高的视频《吃得满足,嗦得过瘾,辣得舒坦,就一碗柳州螺蛳粉Liuzhou”Luosifen”》的观看量突破2200万,获得了31万的点赞量和1.8万余条评论。

而伴随粉丝数的上涨,李子柒的商业价值也是有增无已,据估计,李子柒频道的单月广告收入已至55万元。

3. 形象与口碑

1)个人形象

“李家有女,人称子柒”,如此充满古风古色的形容是李子柒微信公众号的简介内容。

在粉丝眼中,她是“真正的才女”“东方生活美食家”和“农耕文明的代言人”,亲手做竹椅、砌灶台、摘花酿酒、甚至是造纸制墨……这个无所不能的90后女孩将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图景浓缩在镜像世界中,为世人描绘出了一片符合大众共同想象的东方世外桃源。

但公众对她的印象并不总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回归到现实之中的李子柒还是坐拥2100万粉丝,视频累积播放量上亿、具备极大商业价值的“网红顶流”。而除此之外,首位成都非遗推广大使、受邀前往马来西亚进行文化交流……李子柒已然超越了普遍认知的“网红”定义,成为了一名中国传统文化推广者。

2)个人口碑

自2016年开始制作发布古风类美食短视频,李子柒受到不少网友的喜爱,也让她在网红圈小有名气。

2017年,李子柒不断拓展丰富视频内容,“胭脂水粉”“手工造纸”等工艺产品也在她的视频中出现,这些突破使其成为社交媒体红人中的一匹黑马,一年间粉丝数从几十万涨至千万,“心灵手巧”“无所不能”“宝藏女孩”等称赞不绝于耳。

但力挺之外,也不乏质疑声。2017年至今,“李子柒是真实生活呈现还是演出”“李子柒过度包装”“李子柒后有团队炒作”等质疑声从未停息,“摆拍”“炒作”等话题也经常被网友拉出来讨论。

尽管争议不断,李子柒的个人影响力和品牌价值却是与日俱增,受到了越来越多网民的喜爱。

五、总结

1. 网红出海现状

面对国内市场日益饱和,竞争也日趋白热化的现状,为了寻求新的流量及变现,在一部分网红开始向下沉市场渗透的同时,也有部分如“李子柒”“办公室小野”这样的网红向海外市场发力,进行国际化转型。而Facebook、Instagram、YouTube以及TikTok等平台由于具备用户量大、影响力广等特点,成为国内网红出海的首选。

以YouTube为例,其在2018年7月的MAU(月活)已突破19亿,月活用户是抖音的近4倍。

注:图中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整理

“办公室小野”作为YouTube中国区粉丝最多的网红,频道开设至今,她的粉丝量已达800万,粉丝全球排名位列前1%,视频总观看量达18.32亿。

除此之外,“滇西小哥”“阿木爷爷”等新兴网红在海外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滇西小哥”的频道运营仅一年多,粉丝数就已突破350万,视频平均观看量达373万,单月广告联盟收入高达263万元。

而从地域来看,中国出海网红的粉丝大多来自日韩以及越南、泰国等文化接近的亚洲国家,在欧美地区则以美国为主。不同的网红会因视频风格的不同,在粉丝地域上出现明显的差异。

以出海网红界的“顶流”为例,“办公室小野”专攻办公室烹饪,视频主打新奇有趣,她的粉丝主要来自越南、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而“李子柒”的视频主题为“田园牧歌”,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她的受众群主要来自美国、中国台湾等地。

2. 为什么成功的是他们?

虽然网红出海已渐成趋势,但想要在海外市场分一杯羹也并非易事。

相比国内,出海网红需要跨越文化、语言等壁垒进行创作。因此,少语言交流,重画面展现成为出海网红表现个人风格和魅力的主要模式。

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创意无疑是制胜法宝,其中的成功范例就是“办公室小野”。

2017年2月,“办公室小野”的官方YouTube频道开通。7月,她发布了一则名为“小野西瓜盛宴”的视频,其标题和描述均使用英文展现,凭借异想天开的创意,这条视频在短时间内的点击量迅速破亿。同年,“办公室小野”YouTube频道的订阅数破100万,刷新了YouTube创作者的成长记录。

“办公室小野”爆红的秘诀,除了极富创意的节目风格、中英同步的视频细节以外,与她传达出的“办公室不只有KPI,还有吃与远方”的精神内核也密不可分。

与“办公室小野”不同,“李子柒”和“滇西小哥”则主要以美食呈现原生态乡村生活,为观众提供一个脱离现实生活的“伊甸园”。从制作年货零食、甘蔗制红糖到砍竹子做竹床……“李子柒”用古朴自然的美食、工艺制作流程传达中国文化符号,为国外用户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新窗口。

尽管被国内部分网民诟病视频是在迎合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但实打实的数据不会说谎,“李子柒”已然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文化推广者。

文章舆论数据传播监测分析工具:识微商情,点击免费试用

【文章声明】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zhangming@civiw.com,电话:4008299196,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

文章标签 网红舆情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换一换
累计阅读榜 换一换
热门标签 换一换
企业舆情监测 品牌宣传 企业舆情 高管舆情 地方舆情 海外舆情监测 舆情监测 政策舆情 舆论监控方案 舆情解决方案 舆情监测方案 网红舆情 文旅舆情 餐饮舆情 互联网舆情监测 舆情监控系统 舆情监控 互联网舆情 人事舆情 HR舆情 企业危机管理 春节舆情 电影舆情 娱乐舆情 舆情案例分析 舆情监测系统 🔥 危机公关 舆情危机 竞争对手分析 企业竞争情报监测 外卖舆情 江苏舆情 舆情事件 汽车舆情 节日舆情 品牌舆情 旅游舆情 新能源汽车 热点舆情 上市公司舆情 315 食品舆情 网络舆情监测 舆情监测方法 手机舆情 互联网金融舆情 金融危机公关 家居舆情 家电舆情 家政舆情 快消品行业危机公关 快消品舆情 舆情报告 营销案例 饮品舆情 舆情收集 信息收集 行业信息收集 舆情信息 企业舆情分析合集 公关案例 艺人舆情 品牌公关 明星舆情 人工智能 舆情系统 舆情管理 舆情采集 网络舆情系统 短视频舆情监测 视频舆情监测 口碑管理 网络口碑营销 口碑监测 品牌监测 行业动态监测 舆情分析报告 舆情研判 声誉风险管理 舆情风险排查 舆情风险管理 舆情查询 负面查询 在线舆情监测 医院舆情 舆情应对 负面舆情 医疗舆情 网络舆情管理 公司舆情监测 法制舆情 舆情分析 体育舆情 直播营销 舆论监测 直播平台舆情 直播舆情 网络舆情的监测 负面监测 重大舆情 2025舆情信息 舆情月报 舆情总结报告 大数据舆情监测 互联网舆情分析 新闻监测 舆情知识 运营知识 公关知识 安全舆情 舆情管控 抖音舆情监测 短视频营销 广东舆情 社交媒体监测 网络社交平台 境外舆情监测 舆情信息网站 舆情搜索 舆情分析系统 舆情分析平台 舆情监测平台 全网舆情监测 教育培训行业舆情 行业舆情 教育舆情 舆情监测公司 航空舆情 上市公司舆情解决方案 如何网络舆情 舆情统计 舆情监测哪家好 舆情软件排名 舆情危机防范 舆情防控 热点舆情追踪 舆情传播 免费舆情监测系统 舆情分类 舆情研究 舆情特点 社会舆情信息 展会舆情 电商舆情 交通舆情 免费舆情监测 零售舆情 企业舆情工作总结 新媒体监测 媒体监测 网上舆情监控 免费舆情软件 日化舆情 舆情监测系统的作用 舆情引导 舆论引导 舆情上报 舆情分级 网络舆情网 节日营销 情人节营销 舆情监测公司排名 舆情处理 应急处理 舆情监测工具 舆情监测软件 舆情风险防范方案 监测软件 市场营销工具 酒店舆情 舆情管理软件 情报信息收集 活动效果监测 股市舆情 景区营销 旅游行业 舆情预警系统 舆情监测多少钱 小红书/豆瓣/知乎 酒水企业 舆情是什么意思 2024舆情信息 季度舆情分析报告 舆情分析研判 服装舆情 舆情风险日历 品牌舆情监控 舆情预警 舆情处置 品牌推广 媒体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 金融舆情监测 银行舆情 金融舆情 版权舆情 舆情应对预案 年终盘点 近期舆情热点事件 公关危机 近期舆情 负面新闻 物流企业 应急管理舆情 学校舆情 共享单车 舆情公关 能源舆情 公关舆情 商标舆情 商业情报信息系统 营销效果监测 游戏舆情 超市舆情 快餐舆情 房产舆情 房地产舆情 财经舆情 医美行业 医美舆情 美妆舆情 环保舆情 行业舆情研究 保险舆情 热点新闻事件 舆情优化 舆情管理制度 bat舆情监测 手机游戏 游戏危机公关 中秋营销 科技行业 发布会舆情 苹果手机 湖南舆情 市场分析 广告营销 网络营销 动漫舆情 商业情报分析 商情监测 自媒体营销 自媒体舆情 识微看舆情 品牌借势营销 跨界营销 湖北舆情 人力资源舆情 上市公司负面舆情 网约车舆情 影视舆情 IPO舆情 市场营销 微信舆情监测 微信舆情 微信舆情分析 微信 热词监控 综艺舆情 涉外舆情 幼儿园舆情 领导人舆情 情报分析系统 竞品项目监测 竞品监测 2023舆情信息 2023年舆情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 电商企业 舆情监督 公关技巧 竞品分析 舆情监测技巧 招聘舆情 物业舆情 品宣部门 房产危机公关 黑公关 奢侈品舆情 2022年舆情报告 2022舆情信息 价格监测 药品舆情 医药舆情 小米手机 舆情监测平台解决方案 舆情监测专员 新华网舆情 疫情舆情监测 信息监测 行业研究 行业分析 舆情图片报告 乐思舆情监测系统 营销推广监测 舆情演练方案 股票舆情 化妆品舆情 营销分析 公益舆情 裁员舆情 营销技巧 年会舆情 淘宝 识微新闻 格力 双十一 营销效果跟踪 app舆情 电竞舆情 支付宝舆情 百度舆情 电力舆情 华为手机 租房舆情 乐视 论坛舆情监测 舆情现状 2021舆情报告 股票舆情研究 2020舆情事件案例 舆情榜单 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中国银行 疫情日报告 众筹舆情 母婴舆情 新媒体营销 微博数据监测 广告监测 微博营销 社群营销 销售线索收集 5G舆情 网络运营商舆情 潜在客户挖掘 公关礼仪 微博舆情监测 通信舆情 广告舆情 商情分析 企划 证券舆情 文案写作 文案营销 鞋类舆情 网贷舆情 保健品舆情 竞争分析 京东舆情 锤子手机 微博舆情 天猫舆情 P2P舆情 快递舆情
舆情知识 换一换
精品报告
舆情品牌公关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