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嘉班纳辱华事件热点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29 09:34浏览次数:42353 分类: 精品报告
您是否正在收集网上企业相关的负面信息?用识微商情每天自动为您推送,点击免费使用14天>


(图片来自网络)

上海秀取消了,迪丽热巴、王俊凯两位品牌代言人解约,天猫、京东、网易考拉等国内主要电商平台宣布下架杜嘉班纳的产品……“辱华”风波过后,杜嘉班纳在中国市场留下了一地狼籍。

或许在支付了巨额的“学费”后,杜嘉班纳能学会如何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对于其他外国品牌来说,不论是从尊重文化上,还是从危机处置上来讲,此次事件又何尝不是一次经典的反面教材。

 一、事件回顾

二、舆情态势

2.1 平台分布

11月17日至25日期间,全网有关“杜嘉班纳辱华事件”的舆情总量共329.5万余条。舆情信息主要来源于社交媒体平台,占比95.2%;其次是APP和微信平台,占比分别为2.27%和1.22%。

2.2 舆情走势

在“杜嘉班纳辱华事件”中,舆情整体态势呈上升趋势。11月17日,杜嘉班纳在“社交媒体”、“ins”以及“Facebook”等平台发布“起筷吃饭”系列宣传视频(该视频博文随后被删除),部分网友认为该视频涉及种族歧视,但是该事件并没有引起大范围舆论关注。21日上午,网民在社交媒体平台爆出杜嘉班纳设计师在ins平台与网友争论“视频涉嫌歧视”问题时,恼羞成怒发表辱华言论,引发舆论关注与热议。随后,“社交媒体”用户“@央视新闻”发布的视频博文“你真的懂中国的筷子吗?”于22日凌晨被网民大量转发与评论,相关的舆情量在当日达到最高峰。随着23日杜嘉班纳官方社交媒体“@DolceGabbana”发布正式道歉申明,相关舆情热度开始明显回落。

舆情初现

这一时段事件相关舆情主要集中在社交媒体平台。11月17日18时,杜嘉班纳发布“起筷吃饭”系列宣传视频后,部分网民就该视频是否涉及种族歧视问题展开了讨论,事件相关舆论开始增多,“批评”与“不满”成为了这一时段民间舆论场的主旋律。18日上午,“@Mars的巴黎时尚笔记”、“@满城狂草”等社交媒体大V用户发文吐槽杜嘉班纳宣传片形式不当、暗含“歧视”,引发网民关注,民间舆论场开始发酵。随后,“社交媒体”用户“@SerenaHottie”发布与“起筷吃饭”相对应的视频博文“刀叉吃饭”,并直接指出杜嘉班纳宣传视频存在歧视中国,网民的不满与愤怒随之增长;21日,此条博文被大量网民转发与跟评,本时段内相关舆情量达到顶峰。

相较于民间舆论场,此时段内的媒体舆论场略显黯淡,主要是对杜嘉班纳发布宣传视频的客观评价,如“澎湃新闻网”的《杜嘉班纳上海大秀广告篇惹歧视华人争议》、“北京商报网”的《中国大秀在即 Dolce & Gabbana中式宣传片惹争议》等。

舆情爆发

在整个舆情爆发期,社交媒体平台的明星大V成为推动舆情发展的主要力量,“明星模特罢演”、“大秀取消”、“电商下架”以及“D&G回应”等重要事件动态成为此阶段舆论话题的风向标。

21日11时,社交媒体大V“@Fashion_BangZ”发布网友和Dolce&Gabbana设计师Stefano Gabbana在Instagram上的对话截图,成为“杜嘉班纳辱华事件”的舆情引爆点。随后,陆续有杜嘉班纳的合作模特发声表示退出大秀,并发布带有“NOT ME”的博文,原定参加当晚“杜嘉班纳上海大秀”的陈坤、章子怡、迪丽热巴、王俊凯等多位明星也纷纷通过工作室官微发布声明宣布不会参加D&G大秀活动,并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表相关言论表达态度,得到粉丝的大量转发,事件相关舆情量持续上升。期间央媒官微“@共青团中央”以及“@中国新闻网”、“@环球网”等多家媒体官微的博文也成为舆情蔓延的主要推动力。

21日晚20时,“@央视新闻”发布视频博文:“【你真的懂#中国的筷子#吗?】一双筷子,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和记忆。”被“@李宇春”、“@Mr_凡先生”、“@邓伦”等多位明星博主转发,同时网民也在当晚对博文进行接力式转发,由此在22日1时达到此事件的舆情最高峰,相关网民话题也由最初的“明星罢演”转向对“筷子文化”的讨论。

在此阶段的媒体话题中,主要是对事件相关进展的报道,如“北京青年报”文章《D&G设计师被曝辱华 上海大秀宣布取消》、《D&G中国在线销售渠道全断了》;“现代快报”发表文章《自食其果!多家电商下架D&G产品》等。此外,对此事件进行评论也成为此阶段媒体报道的重点。如“北京商报”文章《杜嘉班纳砸的不只一场“秀”》;“湖南日报”文章《有想象无尊重 辱人者必自辱》等。

舆情消散

11月24日,事件相关舆情量开始逐渐回落,网民关注焦点也开始转向“曝光D&G事件的姑娘”和对杜嘉班纳致歉视频的讨论上。此阶段的媒体话题则趋向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宣扬以及杜嘉班纳道歉诚意问题的讨论,多家媒体报刊发布了相关事件评论。如“新华社”文章《我们每个人,都是他人的另一根筷子》;“光明日报”文章《D&G自取其辱 道歉须有诚意》等。

2.3 新闻及APP曝光度

在监测期间内,“百家号”在本次舆情事件中相关新闻曝光度排名第一。作为百度的内容产品,不仅内容创作完全开放,同时背靠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使得百家号的内容和分发配合流畅,曝光度大。排名第二、第三分别是凤凰网、搜狐网,二者皆为主流门户网站。尤其是凤凰网,凭借其新闻专业度和主流优势,曝光力度远超后者。

在新闻APP上,聚合类APP“天天快报”和“今日头条”分别居于本次舆情事件曝光度的第一和第二。立足大数据的新闻聚合平台,通过个性化分发、多媒体内容的模式达到直击用户心理的效果,同时“天天快报”还拥有腾讯用户社交体系的优势。百度新闻APP位列第三,凤凰新闻APP第四。前者是互联网巨头旗下产品,后者是主流媒体转型之作,二者自带流量的曝光度都不容小觑。

三、话题分析

3.1 舆情爆点

舆情爆点一:辱华言论

杜嘉班纳于11月17日发布的“起筷吃饭”系列宣传视频涉嫌种族歧视,引发网民的讨论。视频中模特拿筷子的错误方式、中式口音念法的外语等一系列含沙射影的行为是造成网民不满的主要原因,部分网民更是要求杜嘉班纳道歉并删除该条视频,并发起了小范围“抵制杜嘉班纳”的活动。

21日上午,网民在社交媒体平台晒出杜嘉班纳设计师Stefano Gabbana与网友在“ins”平台争辩视频是否涉嫌歧视问题时,发表的相关言论的截图,类似“因为我的团队跟傲慢的中国人一样愚蠢”等过激言论彻底引发了网民的震怒,相关舆情迅速爆发,有关杜嘉班纳辱华的话题讨论呈井喷式增长。

随后,杜嘉班纳官方先后两次就“发表辱华言论”一事做出回应称:“Dolce&Gabbana的官方Intragram账号和Stefano Gabbana的Instagram账号被盗,我们已经立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以及“今天发生的一切不仅对我们来说非常不幸,对为把这场秀带到现实中来日日夜夜工作的所有人来说,都很不幸。我们发自心底地感谢所有我们的朋友和客人”。

回应内容避重就轻,未提及网民所关心问题的核心,网民怒火难以平息,对此事关注度仍在增长,并希望杜嘉班纳能给出一个尊重中国民众的道歉。如“社交媒体”用户“@本末测评”:不但傻逼似的辱骂我们中国,还拿这种弱智的理由来应付我们中国人!!!有点骨气的就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吧!“社交媒体”用户“@股宗的叶先生”:全文只是在表达没能办成大秀的怨气,却没有一丁点对自己的反思,好像他们才是无辜的受害者。“社交媒体”用户“@粉笔罗成兴”:公务员考试视角:1、道歉不到位。仅仅对工作人员表达了歉意,并没有对中国人民道歉。2、国家尊严不能随意践踏。

舆情爆点二:明星模特罢演

设计师辱华言论在社交媒体被网友曝光后,诸多与D&G合作的模特陆续宣布罢演,同时在社交媒体发起“NOT ME”行动作为对设计师回应“辱华言论系被盗号”的回应。但让D&G辱华事件在社交媒体进行爆炸式传播并直接促成D&G大秀取消的却是有着庞大的粉丝基础和影响力的偶像明星。

纵观整个事件发展过程,偶像明星是带动此次事件舆情发展的主要力量,作为民间舆论场主要的意见领袖,他们的举动与言行都在逐步推动事件影响范围和主题范围的扩大。D&G设计师的辱华言论被曝光后,多位明星接力式的发声(1小时内7个明星工作室发布声明)。在粉丝效应的作用下,在整个民间舆论场形成多个以明星为中心点的传播扩散圈层,相互影响之下推动事件从个人抵制进一步上升为明星集体抵制,整个传播过程呈现出叠加式、涟漪式特点。

(以上为工作室发布正式声明宣布不会参与大秀的部分明星)

明星拒绝参加D&G上海大秀得到了网民的一致好评,“点赞”、“给力”、“榜样”等正面词汇成为网民评价这一举动的主要关键词。除此之外,偶像明星们也相继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发表言论表达对事件的态度,章子怡“@稀土部队”以直爽的配图回怼被网友称赞是“真性情”,该条博文的传播几乎完全由粉丝转发引起,传播层级只有两层,但博文直至28日仍有转发。

(该条博文传播50187次 影响2779.14万人 数据来源:识微商情)

而陈坤在飞机落地之后直接走人的举动也备受网民赞誉,称其是“真的刚”,其随后也在个人社交媒体发文称:“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谨言慎行。”,被众多粉丝和网民转发。除此之外,李冰冰、王俊凯、黄晓明等则发布相关“爱中国”的社交媒体博文,将事件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舆论议题也逐渐从“集体抵制”向“爱国情怀”方向发展。21日晚间杜嘉班纳中国区形象大使迪丽热巴和王俊凯发布解约声明,表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网民的“爱国”话题也随之达至顶峰。代表言论:

11月21日,“社交媒体”用户“@豆豆包_”:热巴真棒,国家高于一切,国家利益不容侵犯。

11月21日,“社交媒体”用户“@_无洺”:用行动表明立场,祖国不容侵犯!今日份的酷!

11月21日,“社交媒体”用户“@GINA_何”:祖国高于一切🇨🇳。@TFBOYS-王俊凯。

舆论爆点三:“筷子文化”

21日,“社交媒体”用户“@央视新闻”发布视频博文:“【你真的懂#中国的筷子#吗?】一双筷子,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和记忆。”该博文被“@李宇春”、“@Mr_凡先生”、“@邓伦”等明星转发,形成多个小范围互动传播圈层,引发大量网民的转发与评论,成为相关舆情的又一引爆点,舆论场的话题焦点转向对“筷子文化”的探讨。

11月21日,“社交媒体”用户“@yota塔”:筷子承载着我国古人的智慧,长七寸六分长,代表人有“七情六欲”;筷子一头圆、一头方,象征着“天圆地方”。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对人和世界的关系朴素理解;筷子成双出现,与太极阴阳理念相符,代表着万事万物皆有两个对立面组成。

11月21日,“社交媒体”用户“@夏目家的小工友”:中国最有人情味的一句话就是“这有什么要紧的,别客气,就是多双筷子的事情!”不管什么时候听着这句话都很感动,外国人根本不懂筷子对我们有多重要!

11月24日,“新华社”发文《我们每个人,都是他人的另一根筷子》表示:筷子虽小,但是在中国人心中是一种家庭温暖,是情感的延续。更重要的是,还尽显了中国人做人、做事的智慧和哲理。

一直以来,西方对中国就存在落后、封闭的刻板印象,虽然现在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许多西方商人来中国发展,但却没能改变他们对中国的偏见,在与中国人民的交往中仍保留着他们的傲慢与自负。而中国人民在欣喜于祖国慢慢崛起的同时,也缺少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容易夸大西方文化的优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这次“杜嘉班纳辱华事件”发生后,也有部分媒体和网民反思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和中国文化自信问题。

11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人民日报评“D&G辱华”:不尊重他人者只会被抛弃》,文中表示:辱华,起始于对中国的偏见,但归根结底在于封闭心态。时至今日,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当人们脚踏着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眼里不应只有“市场”,还应该看传统——看到五千多年的优秀历史文化,这样就不会拿“起筷吃饭”开玩笑;看现实——13亿多人民都在为美好生活而奋斗,这样就不会用极端对比的图片当噱头;看未来——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这样就不会自认为“没有你们(中国消费者)我们照样可以过得很好”。开放时代要有开放心态,而如果把眼睛永远放在“有色眼镜”背后,不了解、不愿去了解、不想全面而真实地了解,终会失去中国市场、中国发展的红利。

11月22日,“社交媒体”用户“@胡锡进”:但是今天,到了我们该走出那一民族悲情的时候了。今后与外国人打交道,老胡主张我们就事论事,一是一二是二,既不能眼里揉沙子,也无需碰到点事就很激动……老胡是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以更加自信、稳定的心态应对扩大开放后的复杂局面。我们既不会受外界的蛊惑而瓦解自己宝贵的、支持了中国生生不息的伟大爱国主义,也要有意识不轻易展示爱国主义的力量,以免把一些不熟悉我们的人吓跑。强大、豁达、包容,同时兼具这些品格的中国最能让对外开放大放异彩。

3.2 热词图

近年来,网络上的爱国情绪高涨,网民对于“辱华”等与“中国”意志、文化相悖的行为愈发关注。本次舆情事件中,作为事件主体的“意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纳”(D&G)成为热议词,其广告中对“筷子文化”的不尊重、设计师言论涉及“辱华”成为网民主要抨击点。“陈坤”等明星和“木子洋”等模特“拒绝出席”其“上海”时装秀,使得此秀“取消”,其中“王俊凯”、“迪丽热巴”作为杜嘉班纳的代言人与其“解约”,赢得了网民一众好评、点赞。但杜嘉班纳的“设计师”为此事在“Ins”上发表的“道歉”声明,网民似乎并不买账。

四、社会情感

从情感分布来看,全网关于“杜嘉班纳辱华事件”一事的社会情绪以负面为主,占比57%,主要围绕“指责D&G视频不当之处”、“怒斥D&G辱华”、“要求D&G回应”等展开。有关此次事件的正面言论占比23%,主要为“明星抵制、模特罢秀”行为点赞、传播筷子相关文化等爱国言论。中性言论占20%,主要内容为媒体对相关事件的持续报道。

五、关注人群

5.1 人群构成

从图中可知,“杜嘉班纳辱华事件”的关注人群主要来自于草根阶层(普通+达人),占比高达93.5%。其余来自社交媒体的认证用户群(名人+企业+政府+媒体+校园+其他),总共占6.5%。本次事件主要是由于明星偶像及媒体大V参与其中,充当意见领袖发表其观点和文章,由草根阶层进行大量转发及传播,进一步扩大该事件的热度。

5.2 发文习惯

在有关“杜嘉班纳辱华事件”的传播中,6.8%的网民发布原贴,表示抵制D&G并要求其道歉,及弘扬中国“筷子文化”等;72.3%网友积极转帖,推动事件成为舆论热点,引发国内外关注;此外,20.9%的网民对本次事件相关博文进行评论,发表对本次事件的看法并讨论。

5.3 地域分布

从上图可以看出,上海的网民对话题的关注度最高,此次事件源于杜嘉班纳为其品牌上海秀推广的短视频,而事件最终导致上海秀被取消。作为涉事地点,当地网民对此事件关注度最高;其次是北京广东。两地经济发达,拥有较大规模的网民基数,对重大热点事件的敏感度较高。

六、舆情点评

一个本该为品牌起到宣传作用的短视频广告,却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品牌舆论危机。问题出在哪?

将国外对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作为此次杜嘉班纳辱华的主要原因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在短视频“起筷吃饭”上线后,并未引发舆论大规模的负面情绪,真正将“杜嘉班纳”品牌拖入舆论危机深渊的,是其对待舆论的傲慢与轻视态度。

一“作”:将个人情绪代入品牌危机公关中。11月17日,为给上海秀作宣传,杜嘉班纳在国内外多个平台发布一段把中国传统文化与意大利经典饮食相结合的广告宣传片,标题为“起筷吃饭”。不过这个短片引发了部分舆论质疑存在“民族歧视”。随后,杜嘉班纳下架了国内平台的短视频,但是,其设计师却在国外社交媒体上犯下了本次危机处置的第一个大错:在和网友争执短片是否存在歧视问题时,设计师将争执引发的个人情绪直接代入到品牌公关中,公开表露出轻视与侮辱的态度。也正是因为这段对话的曝光,让负面舆情极速发酵并为“辱华”添上了实锤。

二“作”:敷衍对待负面舆情,错失处置的黄金时期。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处理网络负面舆情的首要原则就是“快速”和“有效”。快速回应舆论质疑并针对问题关键进行恰当处理,是危机公关的黄金法则:第一时间处理负面的方式及态度将对后续舆论的关注点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可以说,负面舆论回应呈现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第一印象”的塑造有失偏颇,那么后续的舆情处理的效率将大大折扣。

很明显,杜嘉班纳在这个问题上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在辱华言论对话截图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杜嘉班纳仍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随意地将“辱华锅”丢给了莫须有的黑客,表示账号被盗。即便是在上海秀被迫取消后,杜嘉班纳仍将高高在上的姿态显摆得淋漓尽致:在11月22日杜嘉班纳的再次声明中,除了“深表不幸”外,通篇不见“道歉”的身影,而涉事的设计师更是将“雇佣中国人”作为没有歧视华人的认证,这种明显站不住脚的悖论无疑又为自己新添了一个吐槽点。到舆情爆发的第二天,杜嘉班纳已经将“傲慢”、“自负”、“虚伪”的标签稳稳地贴在了自己身上。更不幸的是,前期回应的失误直接导致在11月23日两位杜嘉班纳的创始人在国内社交媒体平台发布“郑重”道歉声明,并用中文说出“对不起”时,其道歉的诚意和态度仍受到舆论的质疑和批评。

上海秀取消了,迪丽热巴、王俊凯两位品牌代言人解约,天猫、京东、网易考拉等国内主要电商平台宣布下架杜嘉班纳的产品……“辱华”风波过后,杜嘉班纳在中国市场留下了一地狼籍。

或许在支付了巨额的“学费”后,杜嘉班纳能学会如何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对于其他外国品牌来说,不论是从尊重文化上,还是从危机处置上来讲,此次事件又何尝不是一次经典的反面教材。

七、近期辱华事件盘点

湖南识微科技商情部

2018年11月28日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8299196  邮箱:zhangming [at]civiw.com  负责人:张明)

【文章声明】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zhangming@civiw.com,电话:4008299196,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换一换
累计阅读榜 换一换
热门标签 换一换
舆情危机防范 舆情防控 网络舆情管理 舆论监控方案 新闻监测 舆情监控 网上舆情监控 免费舆情监测系统 舆情信息网站 免费舆情监测 免费舆情软件 广东舆情 地方舆情 舆情应对 负面舆情 日化舆情 热点舆情 舆情危机 快消品舆情 热点舆情追踪 危机公关 企业危机管理 零售舆情 315 物流企业 餐饮舆情 食品舆情 营销案例 舆情查询 舆情解决方案 舆情分析平台 舆情分析研判 舆情分析 互联网舆情分析 互联网舆情监测 舆情监控系统 品牌舆情监控 重大舆情 舆情监测 舆情应对预案 应急处理 应急管理舆情 学校舆情 教育舆情 文旅舆情 共享单车 舆情报告 舆情监测系统 🔥 新能源汽车 舆情公关 能源舆情 公关舆情 舆情知识 舆情是什么意思 舆情传播 舆情监测哪家好 舆情监测公司 网红舆情 商标舆情 舆情监测平台 信息收集 舆情搜索 短视频营销 大数据舆情监测 在线舆情监测 舆情监测方法 舆情监测多少钱 监测软件 舆情监测软件 商业情报信息系统 情报信息收集 人事舆情 高管舆情 互联网舆情 舆情分级 舆情风险排查 舆情风险管理 营销效果监测 企业舆情监测 舆情监测方案 网络舆情监测 网络舆情系统 舆情系统 网络舆情网 舆情风险防范方案 短视频舆情监测 人工智能 舆情分析报告 娱乐舆情 明星舆情 视频舆情监测 游戏舆情 银行舆情 金融舆情 舆情软件排名 饮品舆情 超市舆情 快餐舆情 快消品行业危机公关 房产舆情 房地产舆情 医院舆情 财经舆情 汽车舆情 医美行业 医美舆情 美妆舆情 金融舆情监测 环保舆情 旅游舆情 电商舆情 安全舆情 行业舆情研究 保险舆情 行业舆情 新媒体监测 全网舆情监测 媒体监测 运营知识 公关知识 舆情管理 社会舆情信息 近期舆情热点事件 舆情事件 热点新闻事件 舆情采集 社交媒体监测 媒体舆论监督 舆情处理 舆情优化 抖音舆情监测 舆情处置 负面监测 2024舆情信息 舆情监测工具 企业舆情工作总结 公司舆情监测 舆情管理制度 如何网络舆情 直播舆情 展会舆情 旅游行业 舆情管理软件 互联网金融舆情 金融危机公关 行业动态监测 舆论监测 舆论监督 舆情统计 近期舆情 家电舆情 品牌舆情 家居舆情 公关危机 节日舆情 舆情收集 bat舆情监测 负面查询 口碑管理 口碑监测 负面新闻 酒水企业 酒店舆情 舆情信息 舆情研判 节日营销 手机游戏 游戏危机公关 舆情研究 企业舆情 网络舆情的监测 品牌监测 中秋营销 科技行业 发布会舆情 苹果手机 小红书/豆瓣/知乎 舆情监测公司排名 湖南舆情 市场营销工具 市场分析 舆情特点 广告营销 网络营销 动漫舆情 艺人舆情 舆情月报 舆情总结报告 季度舆情分析报告 舆情管控 景区营销 舆情分类 品牌公关 商业情报分析 商情监测 品牌宣传 自媒体营销 自媒体舆情 识微看舆情 品牌借势营销 体育舆情 跨界营销 湖北舆情 舆情案例分析 活动效果监测 网络口碑营销 声誉风险管理 医疗舆情 HR舆情 人力资源舆情 上市公司负面舆情 上市公司舆情 企业舆情分析合集 公关案例 网约车舆情 电影舆情 影视舆情 交通舆情 舆情预警系统 舆情预警 航空舆情 IPO舆情 舆情引导 舆论引导 舆情上报 行业信息收集 市场营销 舆情分析系统 微信舆情监测 微信舆情 微信舆情分析 微信 舆情监测系统的作用 海外舆情监测 境外舆情监测 热词监控 综艺舆情 涉外舆情 直播平台舆情 幼儿园舆情 领导人舆情 情报分析系统 企业竞争情报监测 竞品项目监测 竞品监测 2023舆情信息 2023年舆情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 电商企业 股市舆情 教育培训行业舆情 舆情监督 公关技巧 上市公司舆情解决方案 竞品分析 舆情监测技巧 招聘舆情 法制舆情 物业舆情 品宣部门 房产危机公关 网络社交平台 黑公关 奢侈品舆情 2022年舆情报告 2022舆情信息 价格监测 药品舆情 医药舆情 年终盘点 竞争对手分析 小米手机 舆情监测平台解决方案 舆情监测专员 新华网舆情 疫情舆情监测 版权舆情 信息监测 直播营销 行业研究 行业分析 政策舆情 舆情图片报告 乐思舆情监测系统 舆情风险日历 营销推广监测 春节舆情 舆情演练方案 股票舆情 化妆品舆情 营销分析 手机舆情 公益舆情 裁员舆情 营销技巧 服装舆情 年会舆情 品牌推广 淘宝 识微新闻 格力 双十一 营销效果跟踪 app舆情 电竞舆情 支付宝舆情 百度舆情 电力舆情 华为手机 租房舆情 乐视 论坛舆情监测 舆情现状 2021舆情报告 股票舆情研究 2020舆情事件案例 舆情榜单 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中国银行 疫情日报告 众筹舆情 母婴舆情 新媒体营销 微博数据监测 广告监测 微博营销 社群营销 销售线索收集 5G舆情 网络运营商舆情 潜在客户挖掘 公关礼仪 家政舆情 微博舆情监测 通信舆情 广告舆情 商情分析 企划 证券舆情 文案写作 文案营销 鞋类舆情 情人节营销 网贷舆情 保健品舆情 竞争分析 京东舆情 锤子手机 微博舆情 天猫舆情 P2P舆情 外卖舆情 快递舆情
舆情知识 换一换
精品报告
舆情品牌公关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