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影《我本是高山》引发舆论热议。该片根据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她以“教书救人”为己任,引领大山深处的女孩们热烈生长、打破命运牢笼的动人故事。由海清领衔主演,将于11月24日正式上映。
随着点映的开启,网络间出现对《我本是高山》“魔改”剧情的质疑,引发口碑危机。
·关键节点梳理及舆情热度趋势
11月16日17点,《我本是高山》开启首映活动。除主创团队外,龚俊、小沈阳、大鹏、许凯、王迅、周奇等艺人也前往观礼助阵。
11月17日起,《我本是高山》在全国多地开启点映。据猫眼专业版统计,截至21日16点,该电影点映票房达1559.2万。
11月19日,《我本是高山》编剧就剧情争议回复网友。
(图源网络,侵删)
11月19日14:39,“中国电影报道”发文回应电影恶评称,自9月就有人为这部影片的“口诛笔伐”做着铺垫——挑起性别对立争论、断章取义,其中不少账号来自海外或为蹭女性话题热度的营销号。并欢迎大家在看过影片后,对《我本是高山》发表真实的评论,也接受中肯的批评意见;但对于那些丧失良心的杂音,辛勤耕耘的中国电影人承受不起,正在复苏的中国电影承受不起,正义的“六公主”也绝不接受!
11月19日22:21起,《我本是高山》电影官方连发3条张桂梅校长影像,表示致敬。
11月20日9:36,大V“屠龙的胭脂井”发文评论,从“张桂梅多年扎根山区的原因”“编剧觉得委屈的原因”“细节到底重要不重要”“互联网争端的起源问题”“六公主下场之后平息不了,他们为什么连续发张老师录像”五点刨析剧方与群众间的认知差距,获赞超20万。“这也告诉我们,做事情,做产品,做项目,不能只有自己的内部视角,而是要兼顾外部视角,想想受众是怎么想的。”
11月20日16:20,《济南时报》发表评论文章:近年来,主旋律题材影片不断破壁出圈,一些优秀的主旋律影片不仅能让人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也能让人更好地感悟大历史背后的生动的另一面。但如果在功课远未做足的情况下来拍摄,这种致敬只能演变为一种商业投机。高山之高,意味着观摩者也要站在足够高远的位置上,才能窥见全貌,如果位置太低太近,看到的只能是局部。从这点上讲,或许一些主旋律题材的拍摄团队还需要更多的沉淀与学习。
11月20日晚,导演就“酗酒母亲”相关问题的路演回答得到关注:我们在当地的调研,我们看到的情况,在那样的一个山区,类似的情况很多,甚至有远比我们画面里呈现更不堪的情况。
11月21日8:00,“央视网快看”带话题#张桂梅说一直支撑自己的是信仰#,发布张桂梅的采访回顾。视频中张桂梅回应问题“一直撑着您的是什么?”时说,“是共产党员的信仰,是我对党的承诺”。
从趋势来看,17日点映开始后,片方宣传与观众讨论一同推高电影热度至历史峰值,而后讨论持续发酵。
19日,电影编剧发言引发关注,同后续中国电影报道的回应相继触发两座高峰,目前相关话题热度仍保持高位。
据【识微商情舆情监测系统】(点击免费试用<<<<) 统计,2023年11月15日0点-21日12点间,与电影《我本是高山》相关的网络信息量超124.4万。
·平台热度
从平台热度来看,影片相关讨论主要集中在网友交流活跃的社交平台,占比87.5%;视频平台其次,占比10.5%。
·网友表达
从网络情绪来看,自18日起,《我本是高山》相关话题下,负面表达占比开始显著上升,逆转了前期正面表达的主导情况。且经过几轮应对后,舆情压力并未得到缓解,负面与中性仍占据主要地位。
网友热评
“这是我的实际行动,《我本是高山》二刷!”
“希望‘晴朗’能狙一部分恶意营销号,普通观众真的忍无可忍了”
“舆论环境真的太差了,如果去影院看了再批判还好,许多人抓着一个点不停攻击。”
“建议电影主创现在赶快闭嘴”
“我给他们出个招,就现在,马上说所有的票房收入全部捐给张桂梅校长跟学校,用于帮助学校设备建设更新、学生衣食住行补贴等等”
“希望通过这件事能让业内人士多审视审视自己吧 观众是有鉴赏能力的”
“本来是个小笑话,现在变成了大笑话”
“说到底,他们根本不相信这世上居然有人为了帮助女学生读书而牺牲奉献一切”
“最新的路演录像里张桂梅校长看完电影拒绝发言了”
“看这个电影不如直接看张校长的新闻就好了”
【识微商情系统】支持全网舆情监测、公关营销分析、口碑查询等功能,点击免费试用
【文章声明】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zhangming@civiw.com,电话:4008299196,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