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在官网发布关于“蹭网”类移动应用程序的通报,通报称,近日据有关媒体报道,移动应用程序“WiFi万能钥匙”和“WiFi钥匙”具有免费向用户提供使用他人WiFi网络的功能,涉嫌入侵他人WiFi网络和窃取用户个人信息。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
2018年3月28日20时,央视财经(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颇具影响力的经济深度报道栏目《经济半小时》曝光了“WiFi万能钥匙”和“WiFi钥匙”这两款APP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涉嫌窃取用户个人信息。只要用户下载使用,无论是普通居民小区、商业机构,还是政府机关、金融机构,这两个软件都能顺利窃取到这些个人和单位的WiFi密码,并顺利连接,在消费者丝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这些信息上传软件后台,手机就成了流动间谍,窥探这部手机周边所有的Wi-Fi信息,而且通过后台,可以清楚的查阅WiFi的后台数据信息。在这两个软件面前,很多公共机构如同裸奔一般,毫无任何秘密可言。软件还利用这些信息推送广告,有些内容不堪入目。
3月29日21时,被央视严厉指控的涉事企业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表声明,称该App的运行原理是热点共享,不是破解,是通过WiFi热点资源共享的方式,让用户便捷连接,安全上网。对于报道中提及的密码查看功能,是厦门某企业的产品“WiFi钥匙”提供,并非该公司产品,只是名字近似,央视报道中出现可明文显示密码的均为山寨WiFi万能钥匙的产品。
WiFi万能钥匙强调,为每一位用户提供了免费的WiFi安全险,一旦用户或热点主人因为使用WiFi万能钥匙遭遇财产损失,均可进行索赔。目前公司已成立专门工作小组,继续优化现有产品的流程,保护热点主人权益。
央视的曝光终于引来了监管部门的出手。4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发布了“关于“蹭网”类移动应用程序的通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已要求上海市、福建省通信管理局开展调查工作,将在核查的基础上,依据《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理,维护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并提醒:WiFi网络提供者应谨慎共享自己的WiFi网络,并定期更换WiFi网络密码;WiFi网络使用者应增强安全上网意识,谨慎使用WiFi“蹭网”类移动应用程序。
4月3日早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发布了通报内容,引各大媒体争相跟进报道“工信部:对WiFi万能钥匙等蹭网类程序开展调查”,相关舆情量在当日10:00-12:00达到峰值。
(发展趋势,来源:识微口碑)
传播次数较多的文章,分两个类型,一类针对事件发展进行深度报道,另一类则是针对该事件发表评论观点。
“突袭资讯”上发布的文章《热点分享还是密码上交?WiFi分享软件乱象频生》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山寨的WiFi分享软件隐私协议不仅“雾里看花”,甚至有“霸王”条款之嫌。一些WiFi分享软件开发者制作软件本身难以盈利,就会在软件里嵌入第三方SDK功能包,这个功能包会收集用户的行为数据并提供给服务商,以便其他软件进行商业推广,被推广方则根据点击量、下载量等数据给WiFi分享软件开发者分成。认为法律要及时亮剑,对“默认勾选”等行为进行严格管控,对用户隐私协议中是否有语焉不详、霸王条款等进行专项整治,避免消费者权益无意受损;另一方面个人隐私保护立法也需加快推进。
“就爱阅读”上发布的文章《媒体:“wifi钥匙”再万能 也不能游离法律外》认为,公民对个人信息具有自主权,相关服务商除非向用户明示并获得同意,否则不能随意使用和获取。现在许多app都会采取的“瞒天过海式”取巧做法,实际是在剥夺法律赋予用户的权利。技术创新,应当鼓励,不过也要明确的是,商机的把握、技术的运作,并不是“免罪金牌”。对于企业而言,都需谨记,任何营利都要建立在法律基石之上;对于个人,也需审慎而为,莫为一点“小便宜”,付出个人信息泄露的昂贵代价。
(热门文章,来源:识微商情)
“WiFi万能钥匙等蹭网程序涉嫌窃取隐私”事件全网情绪以中立为主,占比52.9%。不少网友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已经一刻都离不开网络,“降低流量资费,让人人都用得起,这样,这些蹭网软件就没有市场了”,希望能够尽早推行全国流量不限量。或建议“建设一批公益性的WIFI点,像之前公用电话那样,在这个点内免费十分钟或十五分钟,超过时间开始跳表计费。”部分网友则友善提醒其他人,“WiFi网络提供者应谨慎共享自己的WiFi网络,并定期更换WiFi网络密码;WiFi网络使用者应增强安全上网意识,谨慎使用WiFi“蹭网”类移动应用程序。”
WiFi万能钥匙等“蹭网神器”使用者也遭到了网友的讽刺,“最恶心的是邻居用万能钥匙蹭网,你自己没网吗?有网还蹭别人的这不是缺德是什么?”“蹭网神器”使用者众多在于“人都是自私的,一方面想蹭别人网,一方面自己的网被蹭了就MMP”。监管出手调查“蹭网神器”赢得了部分网友的点赞,“哈哈哈哈,终于整治他了”;但也有人吐槽迟来的监管,“早干嘛去了?”
(情感分析,来源:识微商情)
怎么看WiFi万能钥匙这类打着“共享”旗号的软件?
WiFi万能钥匙这类打着“共享”旗号的软件自诞生起就是带有原罪的,利用一些人贪小便宜的心理,未经过他人同意盗取他人WIFI密码,使用他人流量,那些被“共享”者花钱购买的网络/流量难道不属于个人财产?称之为流氓软件也不为过。
它打着“共享”的旗号,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存在于各大应用商店的推荐页面上,吸引了9亿用户(WiFi万能钥匙自称),相当于每六个人就有一个用过钥匙,是否也也意味着有9亿人的信息被泄露了?“WiFi万能钥匙”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用户信息用于广告投放,而投放的广告内容大都低俗,甚至还有违规违法的广告存在,充分暴露出该企业毫无下线可言!
现在工信部发声,表明我国的网络安全意识在不断增强,这里要给工信部一个赞,亡羊补牢,也算为时未晚。但当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还是应该做更多的思考,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会出现,怎样去解决问题。网友们在评论中其实已经为两个问题作了解答,流量太贵需要“蹭网”,解决了流量资费问题也就缺乏了这种“流氓软件”的可趁之机。
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关于用户隐私问题。360水滴直播事件、百度涉嫌监听用户电话、微信被指看用户微信、支付宝年度账单事件、滴滴涉嫌“大数据杀熟”、Facebook数据泄漏门、WiFi万能钥匙被工信部调查,这一系列事件无一不是指向在互联网时代“裸奔”的个人隐私,被肆意的读取、利用,甚至有企业借此操控人们。而这样情况已经成为了普遍性现象,甚至有人诞生了用户“愿意用隐私换便利”的荒谬想法,可见个人隐私的保护已经陷入一个怎样岌岌可危的地步!推进个人隐私保护立法已经刻不容缓!
版权归识微科技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商情热点请关注:
社交媒体:@识微科技
【文章声明】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zhangming@civiw.com,电话:4008299196,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