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舆情监测工作流程,确保组织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网络舆情动态,有效防范和应对负面舆情风险,维护品牌形象与社会公信力,特制定本标准化操作手册。
本手册适用于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的舆情监测与应对工作,覆盖全网公开渠道(新闻媒体、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短视频平台等)。
1. 核心监测渠道
新闻媒体:主流新闻网站、客户端、电子报刊等,重点关注政策动态、行业报道及突发新闻。
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微信、抖音、快手、知乎等平台,监测用户评论、话题标签及意见领袖观点。
行业专业渠道:行业媒体、研究报告、垂直论坛,跟踪领域热点与趋势。
政务官方渠道:政府网站、政策文件、新闻发布会,把握政策导向与公众反馈。
2. 监测方法
关键词监测:设定核心关键词(如品牌名、产品名、敏感词),通过搜索引擎或工具实时抓取相关内容。
定向监测:针对重点平台(如本地论坛、行业社群)进行深度监测,捕捉地域性或专业性舆情。
情感分析:运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识别文本情感倾向,快速定位负面舆情。
工具辅助:采用专业舆情监测系统(如识微商情,点击免费试用<<<)实现自动化数据采集、分类与预警。
1. 日常监测流程
数据采集:7×24 小时全网扫描,实时抓取相关舆情信息。
初步筛选:过滤重复、无关内容,保留高价值信息(如敏感词命中、高互动量内容)。
分析研判:评估舆情级别(一般 / 重大)、传播范围及潜在影响,形成初步报告。
信息报送:每日 / 每周生成舆情简报,推送至相关部门负责人。
2. 应急响应流程
预警触发:系统自动识别负面舆情并分级预警(如红色预警需立即响应)。
快速处置:启动应急预案,组建专项小组,明确分工(如信息核实、声明撰写、媒体沟通)。
跟踪反馈:持续监测舆情发展,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定期汇报进展。
复盘总结:事件平息后,分析原因、评估效果,优化预案及舆情监测SOP标准化手册,并归档案例。
3. 职责分工
监测组:负责数据采集、筛选与初步分析。
研判组:制定舆情级别、提出应对建议。
执行组:落实处置措施,协调资源。
法务组:审核信息合规性,防范法律风险。
1. 系统功能要求
支持多平台数据整合,覆盖主流媒体与社交网络。
具备实时预警、传播路径分析、情感统计等功能。
提供可视化报告模板,支持自定义导出。
2. 工具推荐
通用型:识微商情(企业级)、鹰眼速读网(政务级)。
3. 使用注意事项
定期更新关键词库,适应舆情变化。
严格权限管理,确保数据安全。
结合人工复核,避免误判漏判。
1. 舆情分级标准
一般舆情:局部传播,未引发广泛关注,影响可控。
重大舆情:跨平台传播,涉及敏感话题或负面评价,可能损害声誉。
2. 响应策略
一般舆情:4 小时内核实信息,24 小时内发布回应(如官方回复)。
重大舆情:1 小时内启动应急小组,2 小时内形成初步处置方案,4 小时内发布官方声明。
1. 定期复盘
每月召开舆情分析会,总结典型案例,优化监测指标。
每年更新应急预案,融入新技术与行业趋势。
2. 团队培训
每季度开展舆情应对模拟演练,提升实战能力。
组织工具操作培训,确保全员掌握系统功能。
本舆情监测SOP标准化手册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舆情管理部门所有。执行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化。
【文章声明】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zhangming@civiw.com,电话:4008299196,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