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百度已死事件舆情分析

发布时间:2019-02-13 18:08浏览次数:8019 分类: 精品报告
您是否正在收集网上企业相关的负面信息?用识微商情每天自动为您推送,点击免费使用14天>

1月22日,一篇题为《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文章直指百度优先显示自身产品的内容,将搜索引擎服务当成“私家花园”。该文章把百度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公众对百度的口诛笔伐。从“魏则西事件”、“作家六六炮轰李彦宏”到如今的“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百度在逐利的道路上逐渐背离了初心。如何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又不违背产品的公共服务属性,这是每个互联网服务商应反思的问题。

一、认识百家号

1.1 百家号是什么

百家号是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为内容创作者提供的内容发布、内容变现和粉丝管理平台,其使命为“从这里影响世界”。百度本身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巨大的流量和众多的广告主,百家号背靠百度这棵大树,最大的优势便是快速实现内容发布和内容变现:创作者上传的内容一经发布,将通过百度浏览器、手机百度、百度好看等多种渠道进行分发,无需担心流量和广告主。

1.2 同类平台对比

注:气泡大小指日均活跃用户规模

随着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各类内容运营平台相继诞生,内容营销以及引流成为近年来互联网营销的新兴词。

上图为国内部分内容运营平台情况的对比,无论是从平台认知度和有效用户规模上来看,百家号都处在业界领先的位置。一点号的舆论提及次数最高,但是日均活跃用户规模较小;头条号、大鱼号、企鹅号日均活跃用户规模及舆论提及次数都相对接近,但头条号日均活跃用户数最多,粘性最好;搜狐号综合情况来看整体偏低,但其日均活跃用户数较多。

 二、事件回顾

三、舆情态势

3.1 平台分析

1月22日至1月30日,全网涉及“搜索引擎百度已死事件”的传播信息量为105413条,社交平台成为相关舆情的主要聚集地。从整体上看,民间舆论场与媒体舆论场的社会情绪分布有所不同。在民间舆论场中负面情绪占据主导地位,主要是表达对百度搜索引擎的不满以及谴责其关联敏感广告等行为毫无社会责任感。而媒体舆论场则趋于理性,社会情绪以中性为主,主要是传播事件相关信息。

3.2 传播趋势

2019年1月22日20:00,微信自媒体“新闻实验室”发布的《搜索引擎百度已死》一文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文章指出在百度搜索结果显示的首页,广告、百家号等内容占比过大,引发舆论关注。23日上午,百度公司官方社交媒体“@百度”发文回应此事称:目前百度搜索结果中百家号内容全站占比小于10%;随后,《搜索引擎百度已死》作者“@方可成”,在“社交媒体”平台多次就此文作出回应,引发舆论热议,相关舆情量在当日到达顶峰。此外,“人民网”、“ZAKER新闻”等多家媒体对此事相关情况及时的报道成为了舆情全网传播的助力。24日、25日,文章作者“@方可成”多次发文回应此事,随后相关舆情开始回落。

3.3 传播节点

1月22日20:00,微信自媒体“新闻实验室”发文直指“百度搜索结果显示的首页,广告、百家号等内容占比过大”,此消息发出后在微信平台广泛传播。22日20:35,“社交媒体”用户“@罗昌平”将此篇文章转发至社交媒体平台;23日早间“@头条新闻”等媒体大V报道此事,相关舆情开始迅速发酵。23日上午,百度官方、文章作者均在“社交媒体”发文回应此事,引发网民评论与转发,事件舆情全面爆发;当日下午,“澎湃新闻”、“搜狐网”等媒体发文报道百度总裁沈抖对此事的看法,新闻和APP平台上相关舆情逐步增长。24日,“@崔永元”等个人大V对“百度”一事发表相关看法,“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对此事做出后续点评,相关舆情仍在延续。

四、舆论聚焦

1月22日,《搜索引擎百度已死》一文在朋友圈刷屏,“百度”再次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百家号”、“刷屏”、“用户”等相关词汇成为舆论重要关注词。随后,“百度”官微、百度副总裁“沈抖”和文章作者“方可成”均对此事作出回应,“10%”、“问心无愧”、“首页”等词成为热议词汇。23日,百度股价周二大跌,部分媒体暗指百度股票下跌与此事有关,“花旗”、“6.4%”等词成为舆论热词。此外,“谷歌”、“必应”、“搜狗”、“360”等其他搜索引擎也被多次提及。

4.1 百度引流弊端

2016年,百度启动百家号。百家号的建立初衷是为了创建一个创作者能发布内容、内容变现和粉丝管理的平台,让新闻资讯更好更快的流入百度搜索引擎,从而使百度搜索用户获取更全面的信息。百度通过搜索引擎提高百家号的网页流量,同时获得高额的广告费,利用百家号引流为公司带来巨大利润,但弊端也随之出现,如排挤其他网站的内容,广告过多,使得用户搜索的人工成本增加等。1月23日,“社交媒体”用户“@请叫我互联网君”表示:“百度这两年似乎都在追风口追趋势,但啥也没追的(得)上,为了引流、营销、竞价,百度开始逐渐忽略了用户,忽略为用户创造价值,铺天盖地的广告,搜索关键词往往四五个广告之后才能看到正文,现在百度,你还能‘百度一下’吗?”

为获得受众的注意力,部分自媒体账号常常使用夸张和虚假的标题来吸引眼球,但其内容却质量不高,再加上自媒体平台对此的宽松管理,使得这一现象日趋严重。在此背景下,作为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搜索引擎平台,百度搜索以利驱动对搜索结果的排序插入人为的因素,主推百家号内容,无形间助长了低质信息的传播,同时也让部分优质信息的展现空间受到压制。优劣信息的展现概率如果长期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无疑将会损害公众获取信息的公平性与有效性。

1月31日“人民网”发文《人民调查:“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画地为牢动摇互联网基石》:如果只给公众优先推荐自媒体内容会影响到主流媒体的发声效果。以百家号为代表的某些自媒体,由于参与舆论表达的主体缺乏良好的媒介素养,加之监管的缺失,无法对某个新闻事件的真实性进行正确的甄别,其危害显而易见。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主流舆论引导工作效率低下甚至无效,降低政府公信力,削弱主流媒体对社会舆论引导。

4.2 百度为何如此

1月22日,方可成在《搜索引擎百度已死》一文中指出“百度已经不打算好好做一个搜索引擎了,它只想做一个营销号平台,把希望来搜索内容的人全部变为自家的流量,然后变现。”虽然百度否认了自己正在成为一个营销号平台,但似乎并没有得到网民的普遍认可,大量网民表示“百度搜索的使用体验越来越差了,百度首页总是充斥着大量广告,越来越难快速搜索到需要的信息”。

百度的这种转变或许与其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巨头地位分不开。百度一直是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龙头老大,自从谷歌退出中国市场后,更是一枝独秀。近年来,百度虽多次陷入舆论风波,但它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占比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一直占据超过50%的市场份额,远远高于其他搜索引擎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占比。这样绝对的优势或许让百度逐渐忘了自己的“初心”,百度作为一个企业的“逐利”特点越来越明显。“微信”用户“月夜翎”表示:“百度一开始做的不错,后面越来越利欲熏心!”此次《搜索引擎百度已死》一文刷屏,或许正是因为方可成道出了众多百度用户的心声,不少网民表示“没有竞争就没有压力”,呼吁“谷歌重回中国市场”。

从另一方面来看,百度虽然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占据绝对优势,但它的日子却似乎并不好过。曾经,百度和阿里、腾讯一起并称为“BAT”,代表着中国互联网公司三巨头。但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百度掉队论”并获得了不少网民的认同。事实上,这样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现如今的百度在市值和营收上均远低于阿里和腾讯。仅从市值来论,百度目前市值为601.72亿美元,腾讯当前市值接近百度的7倍,阿里的市值更是百度的7倍有余。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上的持续投入以及“搜索+信息流”双引擎的商业模式开发,百度逐渐转型,2018年的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部分舆论认为,百度的“搜索+信息流”双引擎模式或许是百度将流量引向自身产品的原因之一。1月24日,“新京报”在《搜索引争议背后 百度发力信息流?》一文中表示“百度做信息流,没有自己的内容是不行的,否则用户没东西刷,自家内容多起来,在搜索的时候自然就会搜索到。此外,做自家内容还有个好处,以后广告都会落在百家号,这样监管就会变得容易”。

同时,百度的营收组成或许也可解释百度的这种行为。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它为百度带来的收益却还没有落到实处,百度的营收主要还是来源于“百度核心”(即搜索服务与交易服务的组合)。这更加重了百度“引流”的决心,毕竟自家的流量越多,收益便越可观。

除此之外,从百度副总裁沈抖对此事的回应中也可探究一二。沈抖曾表示,“移动互联网时代,各个App使得整个用户体验是割裂的。百度推出百家号和百度小程序,就是希望互联网应该是互联互通、平等的局面。”不过在部分舆论看来,此番说辞不过是为了掩饰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中,百度不得不面对的日益严重的信息局限问题。1月23日,“财联社”在《“搜索引擎百度已死”:自媒体冲击下百度转型 搜索引擎市场谁能“继承”?》一文中表示,“无论百度如何对百家号如何澄清,其无非是因为微信、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崛起,从而导致百度搜索在信息上的优势一步步的流失,最终选择了用百家号这一方法来稳固流量。”

五、关注人群

5.1 人群构成

对事件最为关注是草根阶层(普通+达人),占87.4%,百度搜索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搜索引擎,故此次事件参与最多的普通网民;其次为认证用户群(名人+企业+媒体+政府+团体+网站+其他),占12.6%,名人博主大量转发媒体官微的博文,进一步扩散了该事件的传播范围,也带动了普通网民对相关话题的讨论。

5.2 发文习惯

在“搜索引擎百度已死”事件的相关讨论中,13.5%的网民用原帖表达观点,多为媒体官微和知名博主,主要为传播该事件的相关情况;31.9%的网民发表评论,多为对百度的吐槽;54.6%的网民转发相关信息,进一步扩大了相关话题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5.3 地域分布

对“搜索引擎百度已死”事件关注度最高的是北京地区,百度总部位于北京,方可成发布《搜索引擎百度已死》一文,迅速引发北京权威博主如@人民网、@环球时报、@财经网等博主关注和传播。随后,百度副总沈抖在北京举行的百家号2019年内容创作者盛典上回应此事,引发当地舆论的持续关注;广东和上海,两地经济发达且对新资讯接收更为敏感,故两地关注度较高。

六、企业舆情点评

1月22日,方可为发布《搜索引擎百度已死》一文,把百度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公众对百度的口诛笔伐。

古斯塔夫·勒庞认为,群体观念集聚引发群体性情感爆发,需要一定的前期准备条件。网民此次对百度的愤怒源于对百度长期逐利文化的反感。尽管百度回应及时,符合危机公关处置的“黄金24小时”,但其回复内容避重就轻,没有切中舆论质疑的要害,难以服众,因此并没有遏制相关负面情绪的进一步扩散。

近年来,百度推出了“搜索+信息流”双引擎战略,其核心思想是将“人找信息”和“信息找人”两个双向结合。该战略需要大量流量来支撑,因此百度为了吸引流量推出百家号做内容导流及营销是情有可原,也是必然的,但为了流量而损害搜索引擎自身功能性和社会责任,是让公众难以接受和信服的。

平台越大,责任越大。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管理规定》第十条规定:“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提供者应当提供客观、公正、权威的搜索结果。”百度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本质是以呈现客观、公正搜索结果为主的平台,具有准公共服务属性。为了流量变现,把从搜索引擎进来的流量倾斜于自家产品,忽略搜索结果的客观公正性,使搜索引擎沦为牟利的工具,必将触犯众怒。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大部分网络搜索和信息服务的产品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越来越明显,因此如何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维护和促进产品的社会效益,是每个互联网服务商应当关注的问题。

 

湖南识微科技有限公司商情部

2019年2月1日

 

 

(声明:本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识微商情系统,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图片、文字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谢谢。)

【文章声明】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zhangming@civiw.com,电话:4008299196,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换一换
累计阅读榜 换一换
热门标签 换一换
舆情危机防范 舆情防控 网络舆情管理 舆论监控方案 新闻监测 舆情监控 网上舆情监控 免费舆情监测系统 舆情信息网站 免费舆情监测 免费舆情软件 广东舆情 地方舆情 舆情应对 负面舆情 日化舆情 热点舆情 舆情危机 快消品舆情 热点舆情追踪 危机公关 企业危机管理 零售舆情 315 物流企业 餐饮舆情 食品舆情 营销案例 舆情查询 舆情解决方案 舆情分析平台 舆情分析研判 舆情分析 互联网舆情分析 互联网舆情监测 舆情监控系统 品牌舆情监控 重大舆情 舆情监测 舆情应对预案 应急处理 应急管理舆情 学校舆情 教育舆情 文旅舆情 共享单车 舆情报告 舆情监测系统 🔥 新能源汽车 舆情公关 能源舆情 公关舆情 舆情知识 舆情是什么意思 舆情传播 舆情监测哪家好 舆情监测公司 网红舆情 商标舆情 舆情监测平台 信息收集 舆情搜索 短视频营销 大数据舆情监测 在线舆情监测 舆情监测方法 舆情监测多少钱 监测软件 舆情监测软件 商业情报信息系统 情报信息收集 人事舆情 高管舆情 互联网舆情 舆情分级 舆情风险排查 舆情风险管理 营销效果监测 企业舆情监测 舆情监测方案 网络舆情监测 网络舆情系统 舆情系统 网络舆情网 舆情风险防范方案 短视频舆情监测 人工智能 舆情分析报告 娱乐舆情 明星舆情 视频舆情监测 游戏舆情 银行舆情 金融舆情 舆情软件排名 饮品舆情 超市舆情 快餐舆情 快消品行业危机公关 房产舆情 房地产舆情 医院舆情 财经舆情 汽车舆情 医美行业 医美舆情 美妆舆情 金融舆情监测 环保舆情 旅游舆情 电商舆情 安全舆情 行业舆情研究 保险舆情 行业舆情 新媒体监测 全网舆情监测 媒体监测 运营知识 公关知识 舆情管理 社会舆情信息 近期舆情热点事件 舆情事件 热点新闻事件 舆情采集 社交媒体监测 媒体舆论监督 舆情处理 舆情优化 抖音舆情监测 舆情处置 负面监测 2024舆情信息 舆情监测工具 企业舆情工作总结 公司舆情监测 舆情管理制度 如何网络舆情 直播舆情 展会舆情 旅游行业 舆情管理软件 互联网金融舆情 金融危机公关 行业动态监测 舆论监测 舆论监督 舆情统计 近期舆情 家电舆情 品牌舆情 家居舆情 公关危机 节日舆情 舆情收集 bat舆情监测 负面查询 口碑管理 口碑监测 负面新闻 酒水企业 酒店舆情 舆情信息 舆情研判 节日营销 手机游戏 游戏危机公关 舆情研究 企业舆情 网络舆情的监测 品牌监测 中秋营销 科技行业 发布会舆情 苹果手机 小红书/豆瓣/知乎 舆情监测公司排名 湖南舆情 市场营销工具 市场分析 舆情特点 广告营销 网络营销 动漫舆情 艺人舆情 舆情月报 舆情总结报告 季度舆情分析报告 舆情管控 景区营销 舆情分类 品牌公关 商业情报分析 商情监测 品牌宣传 自媒体营销 自媒体舆情 识微看舆情 品牌借势营销 体育舆情 跨界营销 湖北舆情 舆情案例分析 活动效果监测 网络口碑营销 声誉风险管理 医疗舆情 HR舆情 人力资源舆情 上市公司负面舆情 上市公司舆情 企业舆情分析合集 公关案例 网约车舆情 电影舆情 影视舆情 交通舆情 舆情预警系统 舆情预警 航空舆情 IPO舆情 舆情引导 舆论引导 舆情上报 行业信息收集 市场营销 舆情分析系统 微信舆情监测 微信舆情 微信舆情分析 微信 舆情监测系统的作用 海外舆情监测 境外舆情监测 热词监控 综艺舆情 涉外舆情 直播平台舆情 幼儿园舆情 领导人舆情 情报分析系统 企业竞争情报监测 竞品项目监测 竞品监测 2023舆情信息 2023年舆情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 电商企业 股市舆情 教育培训行业舆情 舆情监督 公关技巧 上市公司舆情解决方案 竞品分析 舆情监测技巧 招聘舆情 法制舆情 物业舆情 品宣部门 房产危机公关 网络社交平台 黑公关 奢侈品舆情 2022年舆情报告 2022舆情信息 价格监测 药品舆情 医药舆情 年终盘点 竞争对手分析 小米手机 舆情监测平台解决方案 舆情监测专员 新华网舆情 疫情舆情监测 版权舆情 信息监测 直播营销 行业研究 行业分析 政策舆情 舆情图片报告 乐思舆情监测系统 舆情风险日历 营销推广监测 春节舆情 舆情演练方案 股票舆情 化妆品舆情 营销分析 手机舆情 公益舆情 裁员舆情 营销技巧 服装舆情 年会舆情 品牌推广 淘宝 识微新闻 格力 双十一 营销效果跟踪 app舆情 电竞舆情 支付宝舆情 百度舆情 电力舆情 华为手机 租房舆情 乐视 论坛舆情监测 舆情现状 2021舆情报告 股票舆情研究 2020舆情事件案例 舆情榜单 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中国银行 疫情日报告 众筹舆情 母婴舆情 新媒体营销 微博数据监测 广告监测 微博营销 社群营销 销售线索收集 5G舆情 网络运营商舆情 潜在客户挖掘 公关礼仪 家政舆情 微博舆情监测 通信舆情 广告舆情 商情分析 企划 证券舆情 文案写作 文案营销 鞋类舆情 情人节营销 网贷舆情 保健品舆情 竞争分析 京东舆情 锤子手机 微博舆情 天猫舆情 P2P舆情 外卖舆情 快递舆情
舆情知识 换一换
精品报告
舆情品牌公关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