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保监会网站23日消息: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邦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吴小晖因涉嫌经济犯罪,被依法提起公诉。鉴于安邦集团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经营行为,可能严重危及公司偿付能力,为保持安邦集团照常经营,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有关规定,中国保监会决定于2018年2月23日起,对安邦集团实施接管,接管期限一年。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
安邦集团,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金5亿元,是继中国人寿、平安之后的中国第三大保险集团,以其凌厉的国内外收购,成为并购界的明星。2014年,两次共499亿元的增资,安邦集团注册资本达619亿元,成为中国保险业资本金最雄厚的公司,而这两笔资金的来源也成为此案的关键。
中国知名财经媒体财新2017年5月1日发布的分析文章《穿透安邦魔术》,此文完全由研究工商资料、公司年报等公开资料入手,还原了2014年安邦两次巨额增资的真相和手法:如何通过相互投资来放大资本,如何通过多层有限合伙公司的形式,实现用安邦的资金来注资安邦。“2014年安邦为满足监管要求一举增资499亿元,通过101家公司层层叠叠上溯到86名有相关关系的个人股东,通过循环出资放大资本,涉嫌利用自己控制的保险资金虚假注资。”
(图片来源:财新周刊)
23日,保监会接管安邦集团的公告发出后,不少媒体在早间新闻中报道了此事,相关舆情量在9:40-10:00达到高峰。作为第三大保险集团,安邦摊上这等大事对于购保人、投资人等皆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相关讨论目前还在持续中。
(发展趋势,来源:识微商情)
从下图来看,保监会接管安邦集团相关的热门文章多发布在上午9时,此时段也正是舆情呈爆发式增长的时段。“中国网”上《保监会依法对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施接管》一文的发布时间较早,影响力较大,获得327次传播。
(热门文章,来源:识微商情)
北京、广东、上海三地网民是此事件讨论热度最高的地区。据中保网公布的一份数据报告,人均GDP与保险密度呈很强的线性关系,保险密度随着人均GDP上升而增加。这三地经济发达,在往年中保险密度都较高。
(地域分析,来源:识微口碑)
安邦出事,一些网友最关心的就是自己或者亲朋好友有没有买安邦保险,还能不能作数了,持有的股票该怎么办?根据报道的内容,部分网友大骂安邦是诈骗集团。有人认为保监会接管安邦集团是“狼开始吃狼”,也有人觉得是“打老虎”。
在网友们谈论的话题中,除了该事件一些相关的关键信息,还发现一个看似跟事件无关的的信息“还记得《致胡舒立女士的公开信》吗?”
(话题分析,来源:识微商情)
抱着疑惑去查询了一下,原来安邦保险微信公众号在2017年5月3日发布的一篇文章《致胡舒立女士的公开信》,称遭到“财新传媒及其旗下媒体多次对我司董事长吴小晖先生进行人身攻击”,被财新传媒要求给予广告和赞助等。
(图片来源:安邦保险微信公众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那篇揭露安邦资金“左手倒右手”的财新文章发布日期比这封公开信早了两天。当然,光凭一篇文章并不能为谁洗白或者抹黑什么,孰是孰非自有司法去判决。在这份公开信发布后不久,2017年6月14日凌晨,安邦集团就发布声明称,原董事长、总经理吴小晖因个人原因不能履职。而中国保监会也是在6月派出工作组进驻安邦集团,开展现场检查。
据认证为头条文章作者、社交媒体签约自媒体的网友@chocolateuir 社交媒体爆料,“安邦这个接管年前就已经通知。过了十多天才公布,居然没听到一点风声,保密工作很到位。”并提及此前成都农商银行收购案,质疑“谁是白手套”。由此看来,对于保监会接管安邦集团一事,有些人还是心存疑虑,或许需要相关部门或者相关知情人士披露更多信息为大家解惑。
在安邦集团一案上,检方与保监会方面不谋而合,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依法对吴小晖集资诈骗、职务侵占案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保监会同时公布了《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接管工作组名单》,安邦被接管大局已定。资本市场盛传已久的安邦事件,也算尘埃落定,但安邦保险集团的未来依然充满变数。
作为资产近2万亿的保险巨头,安邦事件将对中国保险行业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跨境并购或将进一步降温,遏制激进扩张。我们期待好的金融秩序,让百姓的血汗钱免遭各种金融诈骗,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依然受到法律保护。
版权归识微科技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舆情热点请关注:
社交媒体:@识微科技
【文章声明】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zhangming@civiw.com,电话:4008299196,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