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的本质是公众对于某一事件的心理评价,舆情应对就是做好对人的解释沟通工作,舆情引导就是通过信息的及时公开来缓解公众的不安焦虑情绪。那么在舆情应对过程中,如何引导网民情绪,做好情绪管理呢?
一、从众心理
法则:不被网民“带节奏”直接相关者声音要抓住
在绝大多数舆情事件中,事件开始初期会是多样性和多向性的关注方向。但在主流媒体或是网络大V等自媒体带动下,会逐渐形成趋同的关注点和情绪走向,也就是说大多数的网民是容易被“带节奏”的,特别是当质疑、愤怒等负面情绪占主导时,这种节奏感会愈发明显。即使有少量不同的声音,也很容易被公众所忽略,或者是这部分声音因为得不到支持,甚至是被怼,声量会越来越低,这也就是沉默的螺旋在舆情中体现。
所以,对于舆情事件中的网民情绪,必须要细致划分,哪些是显性的,哪些是代表“沉默者”的。特别是直接的利益和受损群体的想法和情绪要剥离出来,格外重视。
二、“下一个受害者”心理
法则:做好疏导工作消除网民顾虑
对于涉及“弱者受害”、“地域歧视”的舆情事件,往往升温迅速。特别在公共安全案件事件中,绝大多数网民的关注心理,是震惊于这种突发危机带来的伤害,对弱势一方表示同情,并带来一种“如果事情发生在我的头上会怎样”的担心。
因为有了这种“下一个受害者”的心理,网民就更加希望事件本身得到更大的重视,能够彻底解决问题,处理责任人员。这种心理的表现形式,就是通过转评等方式,来让舆情事件升温。
在洞察到这类舆论事件中的网民情绪之后,舆情应对其实就是做好“如何避免此类事件重演”的疏导工作,打消网民的顾虑。
三、邻避效应
法则:客观角度发声不搞情绪“对立”
在涉及医疗、教育、城市运行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问题发生舆情时,感觉自己利益受损的相关人往往会采取网上发声“维权”的方式。
事实上,网络维权总会伴有一定程度的极端化的倾向,并把个体和所对应的机构部门“对立”起来,贴上弱者被欺负的标签。而对于旁观网民来说,其实也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衡量。
应对这种情绪时,一方面要努力让工程的受益群众发声,体现群众期待;此外还可以让第三方专家或是媒体介入的方式,来从专业分析和客观讲述的方式,来说明某一工程或项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三要坚决表明出走法律或实体解决渠道,面对面解决的态度和信心。
四、“规则轻视”心理
法则:引导网民对话题理性表达
网民在互联网上的自由度会高于现实生活,但对规则的遵守却低于现实生活。个别网民所谓个性化表现,甚至是造谣传谣,做不负责任的表达。
对于网民的一些“出格”举动,主责部门要有清楚的底线,即尊重网民表达的权利,又必须对于违法违规的行为及时处理,这样才能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因此,在某些事件中,若大量的网民对某个事件发表相似的看法和情绪,甚至出现互相谩骂时,就应该及时介入提醒,不能让“法不责众”心理成为挡箭牌。
【文章声明】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zhangming@civiw.com,电话:4008299196,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