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知情人士爆料,服装品牌Gap正考虑出售中国业务在内的潜在选项,以调整在华经营;但相关磋商尚处于初期阶段,该公司也可能决定保留这块业务。
自2010年起,Gap进入中国市场已过十年,建立起了实体门店与天猫旗舰店同时经营的双线门店。目前,Gap在中国布局了约200家门店,天猫旗舰店粉丝数也已达942万。那是什么让它做出如此考虑呢?
据Gap最新发布的业绩报告,在截至2021年1月30日的第四季度中,Gap集团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滑5.3%至44.2亿美元;这44.2亿美元的收入中仅有2.27亿美元来自于亚太市场。在2020财年Gap集团全年销售额138亿美元中,亚太市场的7.1亿美元也仅占5.1%。
早在去年3月,Gap的同集体品牌Old Navy就做出了退出中国市场的决定,以加强对北美市场的关注。因而,此次Gap考虑退出中国市场的选择也是有迹可循的。
虽然业务情况并不太理想,但入华十年,Gap在中国已积累起来了不错的品牌知名度。消息一经曝出,即刻在网络引起了网友的关注与热议。而这波话题舆情也一定地展现了Gap陷“业务泥沼”的原因。
①产品口碑低
据识微商情系统统计,在此话题下,网络负面情绪以49.1%占据了主要地位,正面及中立情绪分别占26.1%和24.8%。
在负面情绪中,网友多发表了一些关于Gap产品的吐槽,而这些吐槽正暴露了Gap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口碑缺陷。
据统计,网友吐槽中,有32%的人认为Gap售价偏高;29%的人认为Gap产品设计不够吸引人,存在logo过大、设计单一等问题;另有29%的人认为其质量不过关,有易变形、褪色的缺点;还有10%的吐槽表示Gap的尺码过大,对于中国消费者并不友好。
②竞争压力大
随着快时尚这一概念突入中国的,并不只Gap这一外国品牌。他们在中国市场布局、开拓的同时,也会在彼此间制造出强势的竞争压力。
相关话题下,还有不少网友也提及到了与GAP相似的外来快时尚品牌作比较。其中,日本品牌优衣库占大头,达42%;,韩国品牌H&M位列第二,占25%;西班牙品牌ZARA占21%;MUJI、C&A、UR、MJstyle等品牌也较多的被提及到。
由此可以看出,以优衣库为代表的亚洲快时尚品牌,会因产品特性等更贴近中国消费市场,而更受中国消费者欢迎。
据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商学院两位学者的调查,步入职场不久的年轻群体是快时尚的消费主力之一。因而,新世代仍是快时尚品牌们未来发展中,必须攻克的一大主要消费群体。
近年来,随新时代出现的热门消费趋向关键词——颜值经济与IP联名,便成为了快时尚品牌们开创市场的新钥匙。
IP联名不但能直接为品牌带来破圈式拉新及产品热销,还能为品牌创造新鲜感,延续对客户的吸引力。
值得外来品牌注意的是,在中国的本土品牌也逐渐把握住了一把钥匙——国潮,而这些是他们往往难以学习,且可能被击破的点……
【文章声明】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zhangming@civiw.com,电话:4008299196,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