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这一天就这样被载入了内娱史册,因为这天共有30位明星艺人集体进行了辟谣,被不少网友戏封为“内娱辟谣日”。
随着郑爽代孕、华晨宇生子这两个“戏剧性大瓜”被接连曝出与证实,让一些网友不禁感慨“你现在说什么瓜我都信了”。在事件的带动下,长期流传于网络各“缝隙”中“瓜”们被整合了起来,以聊天记录、论坛爆料等方式的截图再次大规模的传播起来。
很快,这些“瓜”们的大传播便引起了各家艺人的注意,并火速通过工作室、后援会、代理律师等官方途径进行了辟谣与追责警告。#XXX否认恋情#、#XXX工作室辟谣#等多个词条接连登上热搜,这一现象级的明星集体辟谣事件,很快就引起了网友的注意,话题热度急剧攀升至峰值。
据识微商情的统计,在相关讨论中,38%的网友在调笑间继续吃瓜,甚至掰着手指算哪位明星还未出来澄清,或许他的瓜是真的?以多家粉丝为主的28%的网友在转发辟谣信息,并对浑水摸鱼造谣的人表示斥责;15%的网友怀疑着是否有其他艺人故意制造和扩大谣言影响,以此转移网友注意力,分散讨论度;还有12%的网友批判娱乐圈的事情过分占用了公共资源,使得更重要的公众事务被剥夺了受关注的可能;另有7%的网友在讨论其他。
在舆情大环境下,网友们共同陷入了一场狂欢派对,激动的在“瓜田”中上蹿下跳,受群体心理影响,暂时卸下了对信息真实性进行甄别的独立理性。而对明星隐私的好奇与网络的匿名性,也极大的推动了人们对这些未经证实信息的关注、传播热情。
为阻止这些负面信息对艺人名誉的破坏,相关事务人员自然需要及时对谣言进行阻断与澄清。但从辟谣的实际效果如何呢?
从媒体类型占比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在以互动为主的大众社交平台,还是以信息传播为主的资讯平台,该话题都存在着大量的传播。虽然各渠道的文本内容多以“辟谣”为主要标题或主题,但出于内容的完整性与丰富性,编辑者多会补充上具体的谣言稿图文。比起“辟谣”,这些信息实际上更多的从侧面加深了读者对谣言的细节性认知。在逆火效应下,辟谣的操作反而强化了错误信息的影响力。一旦接触到错误信息,因为其具备的猎奇性与隐秘性,人们很难将它从大脑中驱逐出去。
于是就可能出现此次事件中一些艺人粉丝说的情况:“几年前就辟过谣的东西了,还在传……”辟谣效果实际上是不理想的。
但在26日,另一位艺人彭于晏在以个人和工作室的双路径形式进行了辟谣,并引起了大量讨论。其个人发具的博文内容“假的 无聊 烂透了”也成为了热搜词条。
我们可以注意到,比起更具正式性与警示性的工作室声明,彭于晏带有本人情绪的澄清博文反而受到了更大的关注。
在网络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更加的偏向碎片化,因而比起正式且篇幅更长的官方辟谣稿,彭于晏简洁的个人博文会更具传播力量与记忆点。同时,彭于晏带着情绪的吐槽也调动了网友娱乐活力,主动加入对谣言不实性的调侃与吐槽,从而实现了更好的辟谣效果。但在另一方面,工作室严肃的“诉讼警告”也是的辟谣工作的一种底气,是必不可少的。
这种同时实现了传播效果与警示作用的双路径辟谣形式,或可为其他艺人的澄清工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文章声明】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zhangming@civiw.com,电话:4008299196,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