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尔集团因开除4名饭后午睡员工,陷入舆论漩涡。即使在舆论爆发当日,海尔官方就给出回应了,但舆论的谴责并未就此消寂,反而掀起对海尔企业管理模式和其在家电行业市场地位的讨论。
“海尔4名员工午休被开除,午休只有30分钟”引关注
9月6日,海尔集团4名员工饭后午睡,被巡查人员拍照后责令一周内办理离职的消息在网上传播,随后对海尔集团的批评声音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海尔4名员工因午休被开除的消息在网上发酵后,谴责海尔集团的讨论量迅速增加,关于企业人性化管理话题也迅速获得关注。
随着舆论的发酵,话题#海尔4名员工午休被开除#也于9月6日迅速登陆热搜榜单,当日下午@海尔 也发布关于此事的回应。
根据官方发布的情况说明:四名员工并非在休息时间午睡,而是于工作时间在公共接待场所睡觉,行为违反海尔员工行为规范,属一级违规,按规定应解除劳动合同。另外针对网上所说的30分钟就餐时间也给予澄清,称依据公司制度规定,11:30-13:00之间,员工可自主安排就餐时间。从董事长到每个员工,同一标准,一视同仁。
“人性化管理”成为舆论新关注点
在海尔未回应之前,“30分钟就餐时间”、“4名员工午休被开除”等事件描述引发网友讨伐。企业与员工之间,是雇佣关系,在二者之间,职员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网民在职场上多数也扮演着职员的角色,追求人性化管理是不少求职者的诉求之一。海尔曝出的“30分钟就餐时间”无疑与网民心中追求的人性化管理不符,他们纷纷采取各种方式对事件发表看法。
网民参与话题讨论的类型以评论为主,占比60.6%,在他们看来,30分钟就餐时间太短,午休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海尔集团的企业管理不合理。即使海尔集团在舆论爆发的当天就迅速给出回应,但这未令人信服,在一些人看来,这样的回应太过于官方,加上后续不断有海尔员工出来“打脸”官方公告,所谓1个半小时就餐时间,其实是分3批轮流就餐,表面上员工就餐时间是1个半小时,员工实际就餐时间30分钟。
无法说服众人的回应和连续不断的海尔内部员工爆料,使得事件的关注度和讨论量持续在线。
在网友对海尔管理制度滋生不满的同时,媒体开始从员工午休门事件剖析海尔集团的管理模式。
钛媒体APP发布《海尔员工午休被开除,曾经被奉为圣经的海尔模式“失效”了?》一文思考为何这个被誉为中国式管理模式重要起源的公司,被推上的风口浪尖?海尔模式到底怎么了?
曾经,海尔是中国企业管理学的典范,张瑞敏和他的海尔模式登上了几乎中国所有商学院的案例库榜首,大量的企业都在学习海尔模式,海尔模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被当视为中国企业管理的圣经。
然而从这次爆发出来的午休事件可以看出,海尔的管理模式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文中归纳出4点,分别是过度创新的人员体系和陈旧管理制度的矛盾、“人旦合一”如何让员工理解、过度小微化引发了战略协同紊和过高压力的负激励效应。另外此次海尔的午休事件不仅仅是不给午休那么简单,而是体现出来一个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转型的艰难。
同行对比:海尔,你与格力、美的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在海尔午休门事件后,除了海尔集团的管理模式外,海尔在家电行业的的市场地位也备受关注。
曾经的市场一哥,地位早已被格力、美的超越。根据三大品牌公布的2019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从营收规模上看,格力和海尔都比不上美的;从归母净利润来看,海尔与二者差距较大,仅仅是美的和格力的三分之一左右。
根据近年的市场表现,美的呈现出后来局上的状态,美的与格力在空调界的竞争日益激烈;而在资本市场,海尔的市值远低于格力与美的;在消费者认知中,提到家电,更多是格力与美的等品牌之间的匹敌,海尔逐渐消失在众人选择中。
而本次午睡门事件对海尔市场口碑形象造成一定影响,网络上以负面情绪为主,占比59%,主要是谴责海尔管理的言论。除了午睡门外,关于#海尔男员工下跪求转岗#的话题也于9月10日登上头条和社交媒体热搜榜单,使得海尔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受到空前关注。
不断爆出的关于管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外界对海尔集团的形象认知,海尔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带来的影响。营收和利润是企业经营能力和发展状态的直接反映,而企业管理能力和市场口碑则是企业无形的竞争力。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8299196 邮箱:zhangming [at]civiw.com 负责人:张明)
更多商情热点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识微科技 社交媒体:@识微科技
【文章声明】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zhangming@civiw.com,电话:4008299196,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