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新闻发布会通稿,它是为应对舆情危机而撰写的纸质材料,能够以尽可能少的文字,说明原委、说透道理,起到澄清、止损、沟通的效果。它包括但不限于宣传类的通稿、危机公关稿等,企业需求不同,撰写的舆情新闻发布会通稿风格自然也就不同,根据需求而定。
一、舆情新闻发布会通稿要素
1.意图清晰,主题鲜明
2.逻辑清晰,选用“三段式”结构
3.行文简练:50%原则
二、舆情新闻发布会通稿准则
1.导语:简要概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要以及事件的意义
2.正文:详细介绍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拔高或佐证:引用第三方观点或领导观点
4.结尾:总结及未来前瞻,或背景介绍
一篇有洞察的好舆情新闻发布会通稿,就是要直接核心,要做到简洁有力,一语中的的表达效果。舆情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意义等等,该体现出来的一个都不能少。
三、舆情新闻发布会通稿“雷区”
1.失位:将定性权拱手相让。突发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发声,做突发事件的“第一定义者”,掌握事件的命名权、定性权,进而掌控舆情方向的主导权。
2.缺位:相关统筹责任缺失。对涉及多部门的舆情通稿,各方面的统筹绝不能“缺位”。
3.错位:公共信息传递出现错误。发通稿的目的是说清事实、说明道理。如果该说的情节不说,不该说的描述一大堆,或用词不当、细节不真实等,就会因小失大,激发次生舆情。
4.越位:表达走偏造成错误。有的通稿处置不当会出现捧杀的现象,如出现重大火灾后,通稿一味强调领导职务,多名消防战士一笔带过,引发一些网民情绪反弹。
5.到位:最终目的是赢得公众理解支持。一份好的通稿,需要“解疑释惑、澄清事实,赢得公众理解和支持”。舆情应对实践表明,通稿应具有四个层次,分别是:事件本身情况、事件原因、事件应对与处理、善后意见与相关利害人(受害者)的意见。
相关推荐:2022年第三季度舆情分析总结报告
【文章声明】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zhangming@civiw.com,电话:4008299196,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